理事长
李宁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1984年获水工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奥地利Innsbruck大学土木系工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西安理工大学任教,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为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科带头人,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组长;兼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岩体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与裂隙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寒区冻土力学与工程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①对裂隙岩体在动载下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近二十年的试验研究,分别在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学报上提出了“裂隙岩体介质的动态断裂损伤模型”、“裂隙岩体的动疲劳损伤模型”、“裂隙岩体的波传播损伤与阻尼模型”、“裂隙岩体之化学损伤模型”等被SCI收录、引用三十余次。②提出了岩土工程数值仿真试验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将岩土工程开挖、支护、加固等施工措施、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和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地质结构特性密切结合并进行全面跟踪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相互耦合分析。对李家峡左岸泄水道边坡、坝边坡,漫湾水电站左岸边坡,三峡库区古滑坡群等的治理与加固设计起了重要作用;③提出了荷载分离思路并应用于复合地基的机理研究,对重合地基的设计原则与量化设计指标的修订起了推动作用;④应用提出的洞室围岩施工步序、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模型与系统,对破碎围岩、饱和黄土围岩的成洞条件与最优支护施工方案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紫坪铺水利枢纽导流排砂洞、黑河引水工程等近五十项水工隧洞进行新奥法优化设计、减薄衬的砌厚度,节省了十一亿以上的投资。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先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子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科院院长基金项目等十项及大、中型水电工程中有关岩基、边坡稳定性、围岩稳定性等生产研究项目八十多项。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14篇,EI收录93篇,合著专著6部。发明专利6项,申请软件版权1项。正在指导博士生17人,硕士生19人,其中指导的博士生张平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