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会士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3日 浏览数:20404

葛修润.jpg

  葛修润 1934年7月出生,上海市人。1959年7月毕业于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1981-1982年荣获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重大岩土工程科研工作,是我国岩质边坡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60年代初期开始的大冶铁矿南邦边坡研究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大型原位试验的著名工程,开创了我国边坡研究新局面。1966年,独立主持完成了此项边坡研究任务的稳定分析计算报告和岩体力学试验总结,使大冶南邦边坡研究得以圆满结束。近年来他主持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海南铁矿等大型矿山边坡工程和银山铅锌矿、武山铜矿尾矿坝这类特殊土坝的坝坡稳定性评价及整治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主持完成的大冶铁矿北邦滑坡整治与监测工作被鉴定委员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同类边坡工程范例"。是最早将有限元法引入我国岩体工程的学者之一。1973年511工程地下厂房硐群非线性分析是国内大型地下工程应用有限元首例。1974年为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作抗滑稳定非线性分析,为该工程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郑颖人.jpg

  郑颖人 1933年11月生,浙江镇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岩土工程专家。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员,空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59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9个军队洞库设计与科研工作,1979年设计了半埋入流沙地区的封闭形掘开式飞机库,视底拱为弹性地基曲梁,提出了结构整体连接的计算方法。70年代修正了芬纳公式,导出了圆形洞室弹塑性与粘弹塑性的位移与围岩压力公式,发展了地下工程围岩力学。80年代初,提出了锚喷支护解析算法与不稳定块体锚喷支护算法。提出了弹塑性半解析元法,编制了地下工程方面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在城市岩石工程方面,1992年主持"重庆轻轨工程合理埋深与结构型式"项目,首次提出硬岩地层中浅埋洞室上地表下沉量的监控标准。1993年提出利用岩体与地下工程本身承载力的构想,为自贡市解决了浅埋洞室上建高层建筑的难题。



顾金才.jpg

  顾金才 1939年2月生,河北卢龙人。对喷锚支护坑道抗爆性能和静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为喷锚支护技术在国防和民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国内首次提出喷锚支护坑道抗动载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为我军创建了先进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室,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坑道模型平面应变试验条件和"先加载、后开洞"的试验方法,研制了多套先进的模型试验设备和相应的模型试验技术,促进了我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对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与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弹性支撑点理论和剪应力不均匀分布设计方法,提高了我国预锚加固技术的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为我军地下机库、地下厂房以及国家多个大型水电工程(如白山、二滩、小浪底、大朝山、李家峡)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5、第6届副理事长,第8届学会监事。



白世伟.jpg

  白世伟 1941年11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从事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研究,1992年起任研究员。1992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1996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93-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知名的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专家。1997-2007,任中国岩石力学及工程学会两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岩土力学》杂志主编;《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及工程学报》编委。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任"第九届国际计算方法及岩土工程应用大会"组委会主席,并获国际学会组织奖。2000年担任"第六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组委会主席。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主要领域有:岩土工程现场测试技术;重要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岩土工程支护理论、加固技术;岩土力学物理模拟方法及信息化、数值化技术等。培养博士生30多名,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两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以及多项省部级二等、三等奖。


刘同有.jpg

  刘同有 1942年4月生,山东蓬莱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原北京钢铁学院。1985-2002年任甘肃省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副总经理;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三届副理事长(三届、四届、五届)。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获国家科技特等奖。"膏体充填新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化"、"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含铂)模式及区域成矿预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1项。解决了高地应力区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高浓度胶结充填,无轨机械高效采矿等技术难题。创造了非煤矿山,高应力区,复杂难采矿体下向胶结充填大面积(超过了10万吨)连续开采先例。使采矿工效提高了45倍,矿石损失率仅为3.85%,贫化率为2.8%。达到了国内外矿山先进水平。提出了地下开采矿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开发了采矿设计与事故预报集成系统。提出了高应力区不良岩层巷道的支护理论和关键支护技术。建立了金川岩体稳定性定性分析方法。解决了井下矿山充填采矿的全套技术,成功的将高浓度充填料应用管道和泵输入井下,降低充填成本,探索出一条能满足需要的生产系统。共有专著五部,论文60多篇,培养博士生一名,硕士生六人。



杨林德.jpg

  杨林德 1939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系主任,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水灾防治研究室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副组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4、第5届副理事长、岩体物理数学模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锚固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土木工程学报》编委、《同济大学学报》常务编委等。从事在地下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教学、设计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地下结构》、《边界单元法》等课程,在岩体工程反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是国内外最早在这一领域倡导与从事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并已获得系列成果的的著名学者之一。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理论研究成果获1992年获国家教委A类科技成果三等奖,专著《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出版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并获建设部199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深基坑稳定性动态概率监控"获1999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奖,并获教育部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程良奎.jpg

  程良奎 1935年11月生,江苏溧阳人。1957年毕业于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担任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研究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技术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土木工程学报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是我国喷射混凝土锚杆结构与岩土锚固技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与学科带头人,50多年来,带领科研团队持之以恒,坚持走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创新之路。在岩土锚固技术领域,主持研发出缝管式摩擦型岩石锚杆技术、后高压注浆型土层锚杆技术、荷载分散型锚杆技术和可拆芯式锚杆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法,均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攻克了塑性流变岩体、强爆破震动工况、淤泥质土地层、超越红线区域等复杂条件使用锚杆的突出难题,大大拓宽了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领域。主持锚杆荷载传递机制研究,根据锚杆负荷后锚固段黏结应力分布特征,提出预应力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应引入锚杆锚固段长度对强度的影响系数,修正了传统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已被我国相关标准所采用。研究成功的压力分散型锚杆具有黏结应力分布均匀、抗拔承载力高、蠕变量小、长期稳定性好等独特优越的工作特性,对提高我国大型锚固结构物(边坡、大型硐室、重力坝、受拉基础等)稳定性发挥了重大作用,实现了岩土锚固技术的新突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5项,主编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8部,出版专著8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为创建和发展我国锚喷结构与岩土锚固学科,为全面实现我国隧道、洞室、边坡、深基坑、结构抗浮与受拉基础等工程结构支护体系与稳定技术的根本变革和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朱维申.jpg

  朱维申 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矿业学院建筑系,1962年在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等职。2001调入山东大学,担任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最早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批国家人才小组成员。还曾长期担任学会的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现为该分会名誉理事长。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是我国该领域提出"施工过程力学研究方向"的先导者。合著专著6本,其中三本中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超过300篇以上。其中被SCI收录和EI收录的超过10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在复杂地层开挖支护理论及相关工程技术上有较深造诣。为解决我国许多大型水电、矿山等工程技术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所提出的理论和新技术在国内20余个水电、矿山等工程中的应用,成果显著。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项,重点基金二项,面上基金约十项。参与了国家或部级"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奖七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受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