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精神基因 贡献科技自立自强 助力延安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8日 浏览数:10815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人贺敬之饱含深情的诗歌《回延安》满满寄托着人们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情怀和向往。 穿越历史的烟云,心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致敬光辉岁月并砥砺前行。7月20日,“追寻红色足迹,科技为民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延安示范活动暨“科创中国·智惠延安”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在陕西延安举办。

1.jpg

  此次活动围绕能源化工、地质工程等一系列延安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汇集数位院士、专家进行集中研讨,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科技为民紧密结合,以科技精准帮扶,助力老区延安高质量发展。

  把脉延安经济发展 为红色土地插上科技翅膀

  心怀远大目标阔步前行的人,总能和迎面而来的岁月的目光相逢。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煤炭行业占该市GDP的“半壁江山”。“此次邀请金字塔尖的院士们来到这里,为延安能源发展‘把把脉’”,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金根表示,延安市将着力打造油气、煤电、能化、农业、文旅五大千亿级和先进制造、新经济两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希望各位领导、院士专家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会诊把脉、指点迷津,并发挥人脉广、资源多的优势,通过与延安市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促成更多资金、项目、科研成果落地,让延安这块红色的土地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高质量发展。
  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多名国内能化领域大咖到场发言,为红色老区延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工程地质专家伍法权,岩石力学专家李术才、核能与核安全专家吴宜灿、煤炭战略研究专家吴立新以及采矿工程专家宋振骐和赵阳升等都发表了真知灼见。 何满潮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是第8次来到延安,多次下矿的经历让他对延安的煤炭行业如数家珍。
2.jpg
  他还在延安建立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把国内首创的无煤柱自成巷”引进延安,用科学技术抢救煤炭资源,大幅提升了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延安的煤炭资源质量非常高,体现在含油量高,发热量远超一般煤炭,且杂质很少。”何满潮院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自己在延安多次下矿,还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分中心。但短板也同样存在。 何满潮院士表示,延安煤炭行业面临的几个问题也是全国煤炭行业的通病:开采技术比较落后,资源采出率低,掘巷工程量大,安全事故频发,生态破坏严重等。
  “其中最严重的当数资源浪费问题。现在采煤的产出率不到50%,采一半扔一半,比如延安每年采5000万吨煤,就要至少浪费掉5000万吨,按照每吨煤1000块来算,相当于每年浪费掉500个亿。”对此,何满潮院士和他的团队决定,用科学技术抢救煤炭资源,“把被浪费的资源拿回来。”
  据介绍,2009年,何满潮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也叫“110工法”)。该项技术主要利用了煤矿开采引起的矿压,使得围岩垮塌后自动形成巷道,而不再需要掘进大量回采巷道和留设区段煤柱。由于“110工法”在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减少巷道事故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也被业界誉为“引领了第三次矿业技术变革”。
  何满潮院士说举例说,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以前每年采煤15万吨,引入“110工法”后每年能采30万吨,以现在1200元每吨的价格计算,相当于单这一个煤矿,每年就能多出不到2个亿的效益。 “这对老区的帮扶力度是很大的。”何满潮说。这也成为高科技精准帮扶革命老区的典型案例,目前正在其他地区推广。
  原新泰煤矿总工程师封王平今年60岁,从事煤炭行业40多年的他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何院士团队创新的N100和N00工法让我们煤炭行业工人收入大幅提高,从事这个行业开始时每个月42元,经历了各个阶段后,煤矿工人月收入由6000-8000元到现在每月1.6万元-2万元左右,过去10个工人的活,现在2个人就能干了,关键是保障了生命安全!”
  谈到所遇到的困难,封王平直言:“主要的问题,新工艺和配套法规以及技术标准问题。不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院士专家、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经常再一次开会商讨解决方法,已经开了30多次会议。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家开线上研讨会。”
  展望未来延安发展的新路径,何满潮院士给出了方向, “结合采矿工法的历史演变,4GN00、5G N00工法与双华为5G通讯技术对接融合,实现全矿井智能化控制、自动采煤、智能决策的“一个中心”,让我们的煤矿工人从暗无天日的矿井中解放出来,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去学习,去过上更加体面更加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和家人有更多的获得感,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我们的目标……”何院士情真意切地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创新建设延安新区:世界首创在黄土地区开展城市建设实践

  “延安需要土地”,伍法权在论坛现场说。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受地形与空间限制,城市发展受困。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老城区人口已经高度饱和。
3.jpg
  事实上,延安老城区的路普遍狭窄,不少建筑物就层层叠叠挤在道路两侧的山腰上。在此背景下,2011年,延安开始筹划“造城运动”,预计平整出78.5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人口40万左右,相当于再造一个延安城。
  “当时还是一片荒山”,伍法权回忆说。在延安新区筹划初期,他和其他专家一道受延安市政府的邀请来到这里,并征求意见。
  在经过多位科学家反复研讨后,延安造城的思路最终确定为“把大规模挖山建城作为整流域生态治理新途径。”
  一方面削山填沟,遏制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与城市建设同步绿化,快速恢复和改善原有恶劣生态。
  争议一开始就存在:延安位于黄土区,生态脆弱,如此大规模的削山填沟是否会对生态造成更大破坏? 对此,伍法权表示,延安新区的模式是“挖填之后快速覆绿,不是恢复成以前黄土沟壑遍布的样子,而是恢复成一个新的绿色城市。”
  而从工程地质角度来讲,需要破解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变形,对此需要对黄土分层碾压、强夯,冲击压实每层0.8-1.0米,每层要压实25遍。第二个是地下水的问题。“黄土怕水,因此采用盲沟排水的方法,同时需要保持排水系统常年畅通。”他说。
  此前光秃秃的荒山随着新区的绿化工程覆满了植被,用伍法权的话说,“我们是一边挖,一边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因城市建设而恶化,反而凭借这一契机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4.jpg
  “延安新区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黄土地区开展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实践,给以后黄土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值得向全世界推广。”伍法权非常看重延安新区的建成给黄土地区发展所带来的示范意义。“生态改善和土地利用是西北的基础建设,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责任。可以想像,等延安新区建成后,进去住的居民生活质量会提高一个档次。”伍法权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21日清晨,在延安市中心的延河河道进行早锻炼的53岁的何女士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说,生活在延安很幸福,满眼绿水青山,但这里的独特地形制约着我们进一步发展。盼望延安新区的建设给百姓带来更多福音。尽管还存在对环境是否带来影响的担心和争议,但我们延安人还是希望专家们把问题解决好,为延安带来新机遇……”。

  做好党建工作 护航科技创新第一生产力

  采访中在记者了解到,以此次党史教育活动为契机,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延安新区管委会、延安市发改委等单位与众多院士、专家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对接活动,将延安的发展需求与科技创新成果相结合,为老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同时,结合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中国科协党建办公室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举办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相关全国学会交流党史学习教育经验,选树科技为民服务、助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板。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尤其是革命老区,这就是最好的一种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作为本次会议论坛主办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对党史学习教育与科技为民相结合有着深入的理解。
5.jpg
  针对记者提出的如何解决延安当地煤矿工作者呼吁的尽快规范和制定技术新工法的技术标准问题,何院士急切地说:“当地矿业工程师反映的问题是遇到的最大困难。仔细分析,这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问题。两个要素出现矛盾了怎么解决?党建就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方法。解决了约束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就能继续发展。什么是生产力?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何院士解释了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我要勤来几次,多进行协调沟通,更多释放科技创新这个生产力,助力延安发展。”
  伍法权院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每一次到延安,寻迹红色延安精神,对我们科技工作者都是一次洗礼,更感受到作为科技工作者身上的使命担当,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6.jpg
  来到延安,大家在心灵共鸣中再次追寻,再次铭记,再次传承!
  在“追寻红色足迹 科技为民”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后返回的大巴车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杨晓杰即兴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七律》.延安”抒怀:
  “红军不怕远征难 ,到达延安35年。自力更生南泥湾,丰衣足食万民欢。思德烧炭为人民,虽死犹荣重泰山。枣园读书不夜天,整风运动大生产。七大思想开新篇,高举旗帜永向前。真抓实干在延川,创新担当做示范。实事求好传统,革命精神代代传。立足发展新阶段,党建业务新理念。自立自强新格局,科技强国做贡献。” 发自肺腑的诗词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此次活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作为新一代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我们将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工作中发扬光大,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来自山东大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聂先生表示。
  采访结束,回望延安,耀眼的红色和漫山遍野希望的绿色,激荡出的斑斓色彩,将这片热土上赓续传承的延安精神,传得更深更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