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4日 浏览数:7899
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
各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科普教育基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处对科协工作指示要求,现将《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转发给各相关单位。

  请各级机构结合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2022年科普工作。

  附件:

  1.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2年3月3日

  

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服务"定位,聚焦靶心、争创一流、赋能基层、开放协同,推动主责主业融通贯通、组织建设和业务工作融合互促,强化"双引领双服务双获得",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落实为主线,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构建科学素质建设"四化"生态,着力打造"六位一体"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和"省、市、县、文明实践中心"联动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为统领,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科普获得感

  (一)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举办献礼二十大专题展览,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普为民的生动实践和科学素质建设对国家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强化科普价值导向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科普服务全链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发布《2022年科普中国选题指南和创作建议》,加大科普原创精品创作支持力度,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面向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支持遴选和推介宣传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不断增强科普供给源头活力。

  (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依托科技馆继续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用好"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联盟",深入宣讲科学家精神。征集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推动优质展览全国巡展,推出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影视资源。办好"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网络科普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网络新偶像、树立正确价值观。发展壮大"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支持地方开展青少年科学节等活动,深入基层服务青少年。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示范科普活动
  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强化协同联动,打造全国科普日活动大平台。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科普活动,继续办好"天宫课堂"活动,积极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五)推进网络科普生态综合治理长效化
  联合有关部委开展网络科普生态综合治理,做好科学性甄别相关工作,引导网络平台建立科普内容的政治性和科学性把关机制。

二、围绕《纲要》主线,推动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一)创新《纲要》实施机制
  强化部际间"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会省、会部、会企战略合作框架下的科普大联合大协作。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开展专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出台政策性文件,深入实施医疗健康、防灾减灾、食品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科普行动。在省会合作中明确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和任务举措。推进科协系统落实《纲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

  (二)深化重点部际合作项目
  加强与教育部合作,落实《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以科普资源进校园、学生进科普阵地"双进"服务"双减",以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为阵地,围绕中小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积极开展科普服务。加强与国务院食安办、全国老龄办、中国老科协和中国银行、3大电信运营商等合作,开展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进老年科技大学建设,出台指导意见,服务老年人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提升。与农业农村部合作,推动科学素质建设内容融入高素质农民培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推动农技协组织开展科学普及和农技社会化服务。探索与中国银行开展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开展"双碳"科普活动。联合国务院食安办修订发布《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

  (三)完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
  协同科协"一体两翼"联动和资源力量汇聚,鼓励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构建省域统筹政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手段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推动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探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域科普试点。举办基层科普云论坛、基层科普区域性观摩交流活动,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

三、构建"四化"生态,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一)强化科普社会化动员机制
  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支持和指导全国学会联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提升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的科普服务能力。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平台连接服务,开展联合体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推动设立科普奖项。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认定2021-202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推介典型模式,促进经验交流与推广。鼓励省市级科协在政策、项目、经费、活动等方面加大对科普示范县的支持。认定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动员纲要办成员单位、地方科协、全国学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参与。加强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与服务,组织交流研讨和试点引导,鼓励合作协同,支持基地服务中小学科技活动。继续贯彻落实"科幻十条",发挥国家级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作用。办好2022中国科幻大会,搭建高水平科幻发展平台,支持科幻产业联合体发展,推动设立民间国际科幻奖项,促进各地科幻发展。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建设科普中国供需服务平台,鼓励地方科协、学会和企业举办科普产品交流交易展示活动。探索"科普+产业"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创新升级科普中国平台
  实施科普中国平台建设工程。开展前沿科技、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安全健康、碳达峰碳中和、航空航天、军事科技、应急安全等领域的科普创作和解读。建立有效的专家识谣、辟谣机制,建好国家级科学辟谣平台。持续完善科普中国中央厨房,优化内容库、专家库、团队库以及传播矩阵后台建设。构建科普中国渠道矩阵。加强科普中国网、科普中国客户端、科普中国第三方新媒体、科普中国服务云等官方渠道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开展头条要闻科普解读。推动开设科普中国频道。推动开展科普中国星空创作联合行动,以品牌合作方式联合互联网平台开展专题征集、自媒体培训、科普创作者库建设等工作。团结引领网络名人队伍传播科普正能量。推进科技馆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科技馆智慧服务、智慧共享、智慧管理建设,启动数字科技馆智慧化支撑平台建设。

  (三)推进科普规范化建设
  积极配合全国人大,会同科技部等推进科普法制化建设,扎实做好《科普法》执法检查,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好《科普法》实施情况评估,全力推进《科普法》修订。鼓励各地修订或制订科普条例。开展科技馆法制化研究。落实《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加强科普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加强科普标准化工作指导和项目引导,推动国家、地方、团体等标准及标准化文件制定。依托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全国科普标准工作交流与宣传服务,完成科普标委会换届。加快制定符合国情和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并开展试点测评。开展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推动构建地区科普工作评价体系和全民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四)推进科普国际化发展
  推进科学素质国际组织建设。办好2022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以发展国际组织成员为重点,为成立国际组织做好准备。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与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委会成员单位共享。实施科学素质交流合作项目,开展公众科学素质评价等国际合作研究,推动在有意愿的国家开展科学素质水平测试。深化国际及港澳台科技人文交流。做强"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品牌,巩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协调委员会伙伴关系网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普机构的交流合作,持续开展科普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项目。做好港澳台学生暑期实习工作。

四、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一)推进科普数字化转型
  落实"智慧科协2.0"建设总体要求,推进科普中国域建设。按照"人才、内容、渠道、队伍"一体化建设理念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按照"非平台不业务"要求,通过线上统筹,线下协同,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推动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科普工作深度协同,实现业务融合,打通工作边界,整合科普资源,形成科普中国品牌合力,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辨识度。

  (二)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馆体系
  推动科技馆融合发展。召开现代科技馆体系工作会,落实《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以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为平台,推动各类场馆资源共享、跨界合作。做好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实施工作,推动出台有关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施"全国科技馆联动计划"。加强资源连接、活动连接、智慧连接,增强行业凝聚力,加强各地科技馆间的互联互动,形成全行业大联动大协作机制。推进卓越科技馆建设,启动全国科技馆定级评估研究及试评工作。落实中国企业公益科普联合倡议,开展"中小科技馆共建"行动。开展冬奥主题科普宣传。办好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展"科技场馆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组织大学生和院士专家参加科普志愿服务。优化流动科普资源配置模式。丰富流动科普资源库内容,继续开展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科普大篷车区域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推动供给侧内容、形式、模式等全面改革。推动流动科技馆区域常态化巡展,依托中国数字科技馆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继续实施优秀科普展览巡展。

  (三)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科普工作。落实《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乡村振兴,科教赋能"青少年科技活动乡村行、"智爱妈妈""我和妈妈学科学"等活动,实施"科普中国智惠农民"项目。组织召开农村科普工作现场会,开展高素质农民风采展评活动。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开展"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活动,推动全国学会、省级学会与县级科协结对开展技术咨询、培训讲座、现场指导。巩固提升城乡社区科普工作水平。研究编制社区科普展品目录,探索定制化流动科普设施落地社区、资源共享、服务群众的有效模式。推动各级科协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图书馆、社区书院、社区大学等平台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整合基层科协、学会资源,开展银龄科普行动。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联合省级科协和省内主流媒体,开展科普中国省级融媒传播试点建设。建好用好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分享传播科普中国内容信息,选树各地科协优秀组织单位。推进科普中国信息员管理权限下放试点改革,优化信息员管理平台服务功能。发布科协系统科学传播榜单。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应急科普工作。协同构建国家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加强应急科普资源生产和传播。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完善应急科普与常态化科普宣教协同联动机制。

  (四)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实施科普中国星空创作培育计划,动员创作者注册科普中国科普号,依据传播效果择优支持。实施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图书原创和出版。策划举办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办好"典赞·科普中国"活动,盘点年度科普人物、作品、事件、辟谣榜。推动举办科普中国创作大会和创作学院,为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提供全链条服务。打造科普中国星空讲坛和科学家演讲类电视节目。推动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深化科普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推动有关高校、科技馆成立高端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强科普人才培养课程、教材和学科建设。研究推进科普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推动建立科普人才评价标准。开展科技采编人员、科技自媒体培训。分区域开展基层科普人员培训。推动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建设,与农村科普、乡村振兴、校外科技和劳动教育等深度融合,激发小院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最美科技小院"选树和宣传工作,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五)加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深化青少年科技竞赛改革。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学科竞赛赛制规则、改革评价和治理,推动五学科竞赛考务工作改革。加强对青少年科研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竞赛协调和监督工作机制。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合作。推动英才计划扩编扩容。着力调动"高校""导师""地方"的积极性,带动省域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培养阵地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导师培训中学基础学科教师机制化,推广中学生前置培养工作。深化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改革。做精"高校科学营",深入实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品牌科技活动,举办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暨实验作品大赛。加强基础学科后备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建立健全标准、规范、指南。密切与相关部委协作,推动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建强"科创筑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推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入驻,提升服务能力。

  (六)提升学会科普能力
  实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工程。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加大对学会科普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建设科普特色学会,支持全国学会突出学科领域特色和组织优势,打造"食品安全进万家""烛光义教"等品牌科普活动,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七)积极发展科普智库
  建设科普中国智库平台。聚合政府、学界、业界专家力量,组建"小核心,大外围"专兼职智库队伍,打造具有权威影响力的科普研究共同体,推出指导和服务科普实践的智库产品。结合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科普研究平台,推动科普中国智库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五、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进一步完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机制,推动科协系统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创新帮扶举措,精准对接定点帮扶县需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设计安排帮扶项目,探索帮扶项目长效机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石化等企业开展会企合作,为定点帮扶县引入更多企业帮扶资源,形成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工作合力。加强典型经验、典型事迹的总结宣传。召开援疆援藏工作会议,支持新疆、西藏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交流、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