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Hudson教授专题-缅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John Anthony Hudson教授黄理兴教授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浏览数:16189

QQ图片20190314103255.jpg


  2019年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但从伦敦传来噩耗,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帝国理工终身教授哈德逊院士因病与世长辞,终年79岁。我们为失去一位受人尊敬的老朋友、为中国岩石力学学科发展、为中国重大岩石工程建设作过许多帮助的学术泰斗而感到十分悲痛。


  我最早认识哈德逊教授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是最早到我所作学术交流的学者之一,当我了解到他在岩石动力学研究方面也造诣很深时,这就一下子增加了我对他的崇敬。


  真正与哈德逊教授熟悉,应该是从2004年开始,他与冯夏庭教授等一起组织筹划在宜昌三峡大坝现场召开"SINOROCK2004",其中有两个环节对我印象最深,一是在庭院草坪上举办欢迎晚宴,哈德逊教授对我们策划的整个流程都细心过问或修改,包括舞台的大小与平稳、灯光与音响、食品要考虑不同民族的习惯等等,那天晚上他很兴奋也很高兴,对我们的组织工作也很满意。说到他对会议组织工作的严谨,就要说到第二件事,那就是会后组织300多名代表、包括100多位外国专家去水布垭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去考察。从会场到工地路途遥远且多是山路,大巴车需要5-6个小时。哈德逊教授提出一定要保证路途的安全,特别提出要考虑途中休息与代表方便的问题。为此我与武汉岩土所科研处的同志,专程驱车提前去工地,制定了详尽的考察路线与时间安排,何时何地停车休息?代表在哪里方便?还找了一个当地税务部门的卫生间,提供给外国女专家方便。并与当地管理人员说好,提前半小时再次认真打扫卫生并冲刷干净,当天派先遣人员提前检查执行情况。会后考察取得圆满成功,哈德逊教授也非常满意。通过这两件事,让我深深感到:做任何事,把计划与措施落实到细处,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哈德逊教授感情加深,是我们组织翻译他的著作《EngineeringRockMechanice》。2008年,我借在伊朗德黑兰出席学术会议的空隙,我把译著《工程岩石力学》(中文版)样书请他提意见,他非常高兴,蹲在大会主席台侧边,在书的扉页上写答谢词。后来他在译著中发现,原著中插图上的一个小错误,我们翻译时没有更正。当时我懊悔不已,但他说这是原著的问题,他并笑着说,忠实原著,是译者的基本原则。后来有次我们在一起吃饭,其他同事都不在,我俩对坐着,为解语言交流不畅的尴尬,我说:"MyEnglishispoor",他笑着说"No,MyChineseispoortoo"。一句暖心话!此场此景,我一直记忆犹新。这可能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并要求做到的"德"。

  由于与哈德逊教授熟了,在他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期间,我经常跑到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理事会上去照相。有次理事会合影,在众多照相镜头前,哈德逊教授要大家看我的镜头。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我给他与他夫人照了很多像,会后挑选了一些照片存入优盘请徐文立副秘书长转交。过了一年后,哈德逊教授见到我时,他还提起并致谢。在我给哈德逊教授照得照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与冯夏庭教授传授代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权杖时的照片,他的神情是那样的谦和,友爱,是一种真心把权力交付给接班人的情景,这可能就是"高尚"。

  2017年11月我重访华盛顿,在哈德逊河边我整整静坐了一刻钟,看着太阳光芒四射的余辉,看着周边色彩斑斓的景象,看着面前静静流淌着的哈德逊河,我真的想起了哈德逊教授,他与周边的环境是那么的相像,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用他的智慧、学识鼓舞着一代代年轻学者。

  哈德逊教授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高尚品质、他的学术思想将在中国朋友中永存。

  哈德逊教授永垂不朽!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副秘书长黄理兴

  201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