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编辑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7日
浏览数:6427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们党历来重视总结党的历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以及光荣传统鼓舞斗志、启迪智慧、明示未来。每逢重要节点,我们党都要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201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回顾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阐明我们党的原则立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鲜明宣示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大气磅礴、豪情满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全党全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重温这篇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好地学习掌握党的历史,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更加充满信心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中,一出生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视角回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深情讴歌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用“三个深刻改变”精辟概括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三个深刻改变”,从过去到未来,从中国到世界,都是开创性、历史性的,也是全方位、根本性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干成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难事,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三个伟大飞跃”对此进行概括:一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三是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三个伟大飞跃”,承前启后、层层递进,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历史逻辑,完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历史性、根本性变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社会主义史、70多年新中国发展史上,都具有无比非凡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蓬勃生机”予以科学阐明: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三个蓬勃生机”,是对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一路走来、艰苦卓绝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出的伟大贡献的充分肯定与热情礼赞。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取得的伟大胜利、建立的伟大功业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启示。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科学分析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斗争胜利、谱写中华民族发展壮丽篇章的根本原因,得出深刻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这“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历史规律的鲜明揭示。
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生日这一庄严而光荣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向为中国共产党、为伟大祖国、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仁人志士表达深切怀念,向全体人民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国人民和朋友致以衷心谢意,向受到表彰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致以崇高敬意。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奋斗目标、深化改革、人民立场、和平发展、管党治党等方面,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坚持”的要求。同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作出重要部署,并殷切嘱托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2020年9月17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讲堂前,总书记凝望着檐上“实事求是”匾额,沉思良久,感慨万千:“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刻最根本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100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正是有了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理想信念的力量绝不可少。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信念不会凭空产生。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进行实实在在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成功战胜了疫情,又率先使经济由负转正,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不是一时之运,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交流恳谈时的这番话,生动道出今日中国崭新气象之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所现,一经报道即刻引发如潮共鸣。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创造性地对“四个自信”进行科学阐述,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每一代共产党人都要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在应对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伟大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次次经受“压力测试”,优势极大彰显,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愈加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豪迈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今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发此感言。这是大国大党领袖信心底气的真实流露。前进道路上,全党全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向全党全国人民作出铿锵有力的政治宣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征程已顺利开启,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今年两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未来5年及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制定了行动纲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深圳,昔日落后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一马当先,用40年走完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过的历程,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由衷感慨改革开放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深刻巨变:“真是沧海桑田啊!”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总目标之明确、内容之全面系统、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各领域改革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把应对风险挑战同发挥制度优势结合起来,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等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
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为人民谋幸福,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要“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的期盼更加迫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为此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面对这一清晰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主张,鲜明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大变局交织叠加、相互影响,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增多,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国际抗疫合作凝聚共识、提供指南;宣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一系列行动和主张,为世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努力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抓作风建设、严厉惩治腐败、严格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把“严的要求”贯彻治党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始终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一系列集中性学习教育,从根本上说,都要落脚于当下,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告诫身边同志:“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2013年7月11日下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纪念馆内,总书记坚定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重温进京“赶考”的故事,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考试”无穷尽,“赶考”无止境。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规划刚刚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从蓝图到现实,还需要15年的不懈奋斗。在这个新起点上,再奋斗15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系列伟大目标,前方的路漫长而艰辛,有数不尽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征服,党所面临的挑战、压力和考验是巨大的、长期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面对似锦前程,面对层层挑战,只有做坚定的奋进者、搏击者,才能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取得胜利。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无比自豪、无比坚定地激励全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我们更近了。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性大考中经受住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我们党历来重视总结党的历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以及光荣传统鼓舞斗志、启迪智慧、明示未来。每逢重要节点,我们党都要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201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回顾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阐明我们党的原则立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鲜明宣示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大气磅礴、豪情满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全党全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重温这篇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好地学习掌握党的历史,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更加充满信心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中,一出生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视角回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深情讴歌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用“三个深刻改变”精辟概括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三个深刻改变”,从过去到未来,从中国到世界,都是开创性、历史性的,也是全方位、根本性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社会主义史、70多年新中国发展史上,都具有无比非凡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蓬勃生机”予以科学阐明: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三个蓬勃生机”,是对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一路走来、艰苦卓绝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出的伟大贡献的充分肯定与热情礼赞。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取得的伟大胜利、建立的伟大功业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启示。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科学分析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斗争胜利、谱写中华民族发展壮丽篇章的根本原因,得出深刻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这“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历史规律的鲜明揭示。
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生日这一庄严而光荣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向为中国共产党、为伟大祖国、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仁人志士表达深切怀念,向全体人民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国人民和朋友致以衷心谢意,向受到表彰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致以崇高敬意。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奋斗目标、深化改革、人民立场、和平发展、管党治党等方面,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坚持”的要求。同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作出重要部署,并殷切嘱托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2020年9月17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讲堂前,总书记凝望着檐上“实事求是”匾额,沉思良久,感慨万千:“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刻最根本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100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正是有了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理想信念的力量绝不可少。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进行实实在在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成功战胜了疫情,又率先使经济由负转正,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不是一时之运,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交流恳谈时的这番话,生动道出今日中国崭新气象之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所现,一经报道即刻引发如潮共鸣。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创造性地对“四个自信”进行科学阐述,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每一代共产党人都要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在应对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伟大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次次经受“压力测试”,优势极大彰显,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愈加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豪迈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今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发此感言。这是大国大党领袖信心底气的真实流露。前进道路上,全党全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向全党全国人民作出铿锵有力的政治宣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征程已顺利开启,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今年两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未来5年及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制定了行动纲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深圳,昔日落后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一马当先,用40年走完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过的历程,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由衷感慨改革开放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深刻巨变:“真是沧海桑田啊!”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总目标之明确、内容之全面系统、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各领域改革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把应对风险挑战同发挥制度优势结合起来,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等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
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主张,鲜明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大变局交织叠加、相互影响,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增多,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国际抗疫合作凝聚共识、提供指南;宣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一系列行动和主张,为世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努力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抓作风建设、严厉惩治腐败、严格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把“严的要求”贯彻治党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始终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一系列集中性学习教育,从根本上说,都要落脚于当下,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告诫身边同志:“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2013年7月11日下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纪念馆内,总书记坚定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重温进京“赶考”的故事,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考试”无穷尽,“赶考”无止境。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规划刚刚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从蓝图到现实,还需要15年的不懈奋斗。在这个新起点上,再奋斗15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系列伟大目标,前方的路漫长而艰辛,有数不尽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征服,党所面临的挑战、压力和考验是巨大的、长期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我们更近了。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性大考中经受住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