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第一届(2015-2017年度)项目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浏览数:13061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单位情况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特点,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水利水电、地质矿业、铁道交通、国防工程、灾害控制、环境保护等各行各业,交叉融合工程地质、物探、地球物理、测量和信息等多种学科,兼具多种行业基础性、关键性、共性的特点,在学科优势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学会在注重和发展岩石力学理论的同时,积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项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浪潮下,越来越需要更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独立自主承担科研任务是本学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项目所培养的青年人才应视野开阔、适应性强、技能全面、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战略需求,

  2015年-2017年,在理事长冯夏庭教授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学会连续三年获得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共选拔并推荐纳入项目资助的名额7名(2015年2名、2016年3名、2017年2名)。并于2015年起同时在学会开展本项目配套项目,共自筹资金资助7名(2015年4名、2016年3名)。2017年中国科协又开展自筹经费入选项目,我学会经过努力,获得了4名自筹经费名额。三年共计托举培养16名青年入选项目,吸引了学会广大青年会员融入岩石力学与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以青托人员为主已举办了三次全国性青年论坛,并于2017年承办了中国科协3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并担任执行主席。

  (二)被托举人情况

  2015-2017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入选者(2名)

  1.丰光亮,1987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指导老师:冯夏庭、李海波、盛谦

  【简介】从事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研究,创新了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过程的微震监测分析方法,揭示了深埋洞室不同类型岩爆孕育模式与规律,提出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过程的定量预警方法,建立基于微震信息的深埋隧洞岩爆实时定量预警系统,为深埋岩体工程安全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NEELUM-JHELUM水电站引水隧洞、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II期、新建川藏铁路深埋拉林隧道和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排水隧洞4个国内外深埋重大工程,开展累积长达25km深埋隧洞岩爆预警研究,创造性构建岩爆定量预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

  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际重大工程项目和横向企业委托重大工程项目各1项(执行负责人),参与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STS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EI论文20篇,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建议测试方法1项、国家能源行业规范1项、中英文专著各1部。荣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能建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院长奖、昌华将特别奖等,担任十多个国际期刊审稿。

  2.赵志宏,1983年3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清华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导。指导老师:宋二祥、杨强、林鹏。

  【简介】2011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KTH)水土资源工程博士学位,师从LanruJing教授。研究方向为深部裂隙岩体多场耦合效应与评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纵向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共计50篇,其中SCI论文26篇(全部Q2区以上,第一或通讯作者共20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IntJRockMechMinSci》和《RockMechRockEng》上发表论文10篇;论文累计引用457次(GoogleScholar),其中SCI总引203次,他引155次;H指数13(GoogleScholar),其中WebofScience核心合集H指数11;参编英文专著1部(Elsevier出版、负责其中一章)、行业标准1项(征求意见稿);申请发明专利3项(2项第一),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获第二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排名第一)。担任ComputersandGeotechnics(IF=2.358)最年轻编委之一并被评为优秀审稿人,入选了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等人才计划;受邀参加了第555次香山科学会议"深层地热能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集成创新"、第四届国际青年岩石力学会议(韩国)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以执行主席身份承办了主题为"深部地下工程孕灾机理与动态调控"的第335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

  2015-2017年度,学会配套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入选者(4名)

  1.林伯韬,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导。指导老师:陈勉、金衍、AmyCerato

  【简介】2013年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5年入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8年入选美国岩石力学学会"FutureLeaders"计划。2005年获中山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山大学岩土工程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土木工程学博士学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会员,SPEJournal等国际著名石油工程期刊的审稿人,于2016年获SPEOutstandingTechnicalEditorAward。多次在SPE会议、美国岩石力学大会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作学术报告。目前研究方向为石油工程地质力学,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3项,中石油校企合作课题5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在石油工程相关的孔隙介质力学、地应力及水力压裂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28篇,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石油工程/地质力学类权威期刊如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andEngineering、ActaGeotechnica、RockMechanicsandRockEngineering、EngineeringGeology和国内核心期刊如《工程力学》、《天然气地球科学》、《石油钻采工艺》录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已授权3项。

  2.赵健,1983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指导老师:何满潮、杨晓杰、孙晓明

  【简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力学原理和岩土工程实践交叉领域,利用第一性计算原理方法,对深部软岩粘土矿物的水理特性、多掺杂机制、表面吸附和扩散行为、力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深部软岩遇水膨胀变形等工程灾害的内在原因。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1篇为美国粘土矿物学会会刊ClaysandClayMinerals封面文章,vol59,20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排名分别为第3,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1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排名分别为第2,3,4,3,3)。2013年,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3.董陇军,1984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导老师:李夕兵、周子龙、左宇军

  【简介】湖南省杰青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围绕矿山硬岩开采诱发微震震源的定位与辨识问题,在震源定位数值解、解析解、声发射试验、震源的典型特征及识别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无需预先测速的微震和声发射震源定位方法,并因此被国际Eni奖提名为2013和2015年候选人。博士学位论文也得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评为2014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并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推荐到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参评国际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RochaMedal)。共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论文32篇(ESI高被引Top1%论文6篇),中国精品期刊领跑者5000顶尖学术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应邀担任英国Nature旗下ScientificReports等3个国际知名Sci期刊的学术编委和专题主编。

  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2016-2018)。

  4.刘春1984年2月生,民盟,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硕导,研究领域为岩土体多场多尺度数值模拟。指导老师:施斌、冯夏庭、蒋明镜

  【简介】2012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获"2012年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以及"2013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后在斯坦福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14年始任南京大学副教授。2016年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谷德振青年科技奖";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等。主持和参与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发表了50余篇研究论文,包括22篇SCI论文,论文SCI他引约300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1篇SCI论文,包括3篇发表于地球科学国际顶级期刊JGR-SolidEarth。已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

  地质和岩土工程领域的很多重要问题涉及到大变形、破坏和多场耦合作用,如滑坡、地面沉降、隧道开挖和基坑稳定性等。通过研究创新的数值模拟理论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拟软件,为国家大规模工程建设提供高效的数值模拟仿真技术支持。目前,已研发了岩土体离散元软件MatDEM、颗粒及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等软件,软件已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走向产业化。

  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2016-2018)。

  (三)项目实施情况

  自2015年中国科协开展青年人才托举项目以来,我学会连续三年申请获批并配套开展了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在冯夏庭理事长的带领和指导下,项目工作组经过分析学会的专业特点,逐步梳理学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保障,确定了我学会的青年托举人才项目总体目标、明确了工作思路,就是为被托举青年提供广泛、高端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参加国际组织工作,勇于学术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鼓励召开青年论坛、青年学术沙龙,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1.总体目标

  •   学术创新、理论创新
  •   为国际组织培养后备人才
  •   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问题
  •   为国家战略服务

  2.工作思路

  •   依托学会四大优势,为青年学者提供全方位保障
  •   学科优势,引领国内外学术发展
  •   专家优势,智库、院士、创新联盟
  •   制度优势,制度化的项目管理
  •   发展优势,全年龄段覆盖人才推荐体系

  3.以项目启动会、总结会交流研讨、专家团系统点评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确立了工作思路,保证了项目的实施开展,项目2015年确立后,每年召开两次项目会议,分别是启动会和总结会。研讨交流青年托举人才的工作,由专家团进行点评,对青年的学术进步把关和培养。

  4.以项目工作会形式思想引领、答疑解惑

  在召开项目启动会和总结会同时召开项目工作会,研讨项目的管理和青年的需求和困惑,在目标和思想上引导青年的发展,及时修订项目管理问题和解决青年人才的成长困惑。

  5.以项目管理平台、微信群、QQ群跟踪管理

  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年的成长进行跟踪,及时传播科协的相关精神,发布学会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进展、会议信息,管理要求,及时顺利按要求完成了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保障和促进了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6.学会项目组及时快速的响应,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工作组成员与中国科协、学会领导和被托举人及广大青年构成密切联络的网络,及时地联络和沟通和良好的工作配合保证项目运行。

  二、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任务、目标等规定动作的完成情况;自选动作的完成情况等。)

  1.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项目执行以来,已经按照中国科协项目目标培养了2名青年托举人才,并配套培养托举了4名青年人才,超额完成人才培养计划。

  按照统一项目要求,经过3年的培养,学会专家团给出的总结意见是:几位托举人才所做的工作各有特点,成果优秀,突出,能够认真思考问题,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2.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依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培养跟踪服务平台统计,我学会已100%完成了任务计划(图1)。


图片1.jpg

  三、项目主要绩效

  经过项目三年的运行,逐步在人才选拔、评选、培养、搭建平台方面,初步建立了"小同行评价、大平台托举"人才托举机制和分类个性化培养模式。直接培养了6名青年托举人才,间接影响了广大青年会员凝聚在学会的平台上,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整体水平。

  1.政治引领明确了青年人才的发展目标

  本项目每年召开两次的青年人才托举会议,均分为青年人才托举工作会议和青年论坛两部分。论坛部分为被托举人交流学术成果,专家在技术路线和方向上点评;工作会则侧重于项目管理和思想引导。

  在2016年召开的首届学会青年托举论坛上,冯夏庭理事长引用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精神,结合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特点的要求青托人才不仅要做科研,发表高水平论文,更重要的是把科研成果推向应用,为国家的工程建设服务。并把本项目的目标明确为:为重大工程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

  在2017年工作会上,冯夏庭理事长寄语"托举人才"要努力进取,今后的会议也要托举人才积极参与组织,不断创新会议形式,要在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争鸣中,寻找突破点;也特别指出,青托人才要以中国科协项目为契机,弘扬正气,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勇于创新,为青年学者做好榜样;要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已有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主动攻关科技难题,争取在自己行业做出具有创新性和世界领先的成果,引领世界前沿,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国家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2.搭建了五大平台

  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
  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横向联合导师平台、
  高水平科研实践平台
  全系列人才举荐平台

  3.创建了四个培养模式

  小同行评价推荐、分类型评选
  个性化培养及评价
  多维化综合素质培养
  持续化跟踪助推管理

  4.吸引了大批青年学者加入学会,投身岩石力学的发展和交流

  青托项目3年期间,学会青年会员数量(40岁以下)比项目执行前3年增长57%。

  (三)被托举人的成长情况

  主要包括被托举人承担科研项目情况,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论文发表情况,职称晋级情况,职务晋升情况,获得奖励荣誉情况,国内外社会组织任职情况,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情况等。

  2015-2017年,学会直接培养青年托举人才6名

  2名中国科协青托项目入选者:丰光亮,赵志宏。4名学会自筹青托项目入选者:董陇军、刘春、林伯韬、赵健。2016年,董陇军和刘春获选进入2016-2018中国科协青年托举项目。

  以6人分别在学术成果、学术交流、科研业绩和学术任职四大类,以青托项目执行前三年内和青托项目执行期间纵向进行比较,按照统计进行评估如下:


1. 年均学术交流指标



图片2.png



【说明】左图中6人青托项目期间,参加国内外交流和国际活动明显增加,并崭露头角,也是中国科协和学会搭建学术平台的效果


2.年均学术成果指标



图片3.png


【说明】6人共发表12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8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25篇



图片4.png



【说明】青托项目期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授权41项;参与行业标准制订2项;对学会分类评价人才有依托作用。3.年均科研业绩指标


3.年均科研业绩指标




图片5.png

【说明】

1名青年由助理教授到副教授,赵志宏

1名由副教授破格提升为教授:董陇军

国际人才项目1项(林伯韬:美国岩石力学学会"未来领军人物"(FutureLeaders)计划。

1项省部级人才计划,董陇军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主持和参与国家甚至国际重大工程应用从无到有

3年共新增科研项目20项,增加150%

4.担任社会职务




图片6.png


  【说明】在青托项目执行期间,各项指标都有所增长,特别是学术交流和学术任职,均有100%以上的增加。学术交流和学术任职间有一定关系的。学术成果有40%以上的增加,科研业绩增加在100%以上。学术交流和学术任职的增长显著,这也与青托项目培养领军人才的宗旨相符。

  (四)主要经验做法、工作亮点

  1.积极响应开展青年人才托举项目

  中国科协启动青年人才托举项目之初,学会领导就意识到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对年青学者非常有益的工作。要求秘书处立即跟进,申报项目,并率先自筹经费启动了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显著的效果。首批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入选者中,2人入选中国科协第二批青年人才托举项目。

  2.人才选拔方面,采取分类遴选和评价,保障不同类型人才发展

  1)采用学会二级机构和会员单位推荐的方式,突出小同行评审;

  2)由于学会跨学科特点,逐步采取分类遴选,托举两类人才:学术领军人才,未来的工程大师;

  3)评审专家既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也邀请工程单位工程大师、高工参与评审;

  4)对不同发展方向人才,采取评审标准不同,分类选拔

  学术创新人才,强调高水平论文和获奖,如清华大学赵志宏,发表学术论文共计50篇,其中SCI论文26篇(全部Q2区以上,第一或通讯作者共20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IntJRockMechMinSci》和《RockMechRockEng》上发表论文10篇;论文累计引用457次(GoogleScholar),其中SCI总引203次,他引155次;H指数13(GoogleScholar),其中WebofScience核心合集H指数11;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等人才计划;受邀参加了第555次香山科学会议"深层地热能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集成创新"

  未来工程大师型人才,着重于技术发明、专利和工程应用,如中科院岩土所丰光亮,常年工作在野外,做了多个工程项目,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NEELUM-JHELUM水电站引水隧洞、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II期、新建川藏铁路深埋拉林隧道和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排水隧洞4个国内外深埋重大工程,开展累积长达25km深埋隧洞岩爆预警研究,创造性构建岩爆定量预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国际重大工程项目和横向企业委托重大工程项目各1项(执行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建议测试方法1项。

  3.平台建设上,打造宽松自由、可持续助推发展的学术环境

  1)学会理事长担任项目负责人,建立项目领导小组,专职副秘书长负责项目执行,持续化跟踪助推保障;

  2)建立一系列项目管理办法,严格化的执行管理,制度保障项目实施;

  3)强化责任导师和导师团主动培养机制,要求被托举人至少3位导师,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

  4)强调专业特点,明确培养目标是为国家战略服务,为重大工程服务,不唯论文选拔优秀人才,注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5)学会设立有年龄全覆盖奖项,不但为被托举青年,更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可持续的上升平台。

  6)从被动培养到主动培养,项目初期是学会要求被托举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16),青年论坛,发展为学会搭台,青年唱戏(2017);现在是主动选题召集,从组织到学术完全自主唱戏,学会和专家点评(2018)。

  4.线上线下广泛宣传青年人才的成长,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

  通过学会官网设立专栏,微网站、微信、宣传册,学会动态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宣传青年人才的成长和托举成果。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汇聚在以青年托举人才为核心的学术交流活动中。

  (五)社会反响

  学会负责人、被托举人、被托举人所在单位、托举导师,以及有关院士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对此项工作的评价。

  1.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冯夏庭教授寄语: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进一步创新了青年科技人才选拔机制及培养模式,给予渴望快速成长的年轻人提供了优良的平台以及丰富的经费保障,预期成果可观,有望打造一批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队伍,希望国家、中国科协及学会能一如既往对人才培养机制及年轻人成长引导探索。

  2.何满潮院士对青托项目寄语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创造了一个由学会导师和经费综合托举的学术环境,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尽快承担起中国强盛的历史责任。

  3.学会副理事长,杨强教授(赵志宏导师)寄语:

  在青托工程选拔中发掘青年学者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新秀",为加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科间交叉与发展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充分发挥了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委会的号召力。

  5.刘春及导师对青托工程的评价:

  青托工程为刚开始科研生涯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平台。通过科协资助、学会培养和专家指导这种创新的培养模式,有利于青年人迅速成长为国家急需的人才。

  四、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项目管理情况

  建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管理办法》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实施办法》,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助推保障项目的实施,打造自由、宽松的学术平台。同时学会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保证项目良好运行。

  1)组织保障

  学会理事长为项目负责人并牵头项目工作组,全力支持和保障项目的开展

  学会专职副秘书长负责项目执行,保证项目实施运行

  项目工作组及时跟踪助推项目落实工作。

  2)制度保障,制订若干项目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管理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实施办法》

  《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评审办法》

  《评审专家诚信承诺书》

  3)经费保障

  中国科协的项目经费

  学会项目经费支持(不重复)

  人才所在单位配套支持

  导师提供的具体托举科研项目

  4)培养机制保障

  强化责任导师和导师团培养机制

  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横向与纵向导师培养平台

  5)托举平台保障

  构成学会、导师团队、托举人才工作单位共同为托举人才开辟多渠道的托举平台建设

  鼓励并支持组织青年学术论坛、沙龙

  搭建国际组织绿色通道

  专门设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托举论坛,青托人员自主选题组织会议

  (二)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的经费管理依照"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项目管理办法"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项目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在与中国科协签署项目合同书的同时,与每位被托举人单位签订合同,并按照被托举人要求划拨经费或留存在学会。不论在学会或被托举人单位,均在国家财务制度的监管下运行,同时反映到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平台上进行跟踪管理。学会财务说明(附后)。

  (三)资金使用情况

  依据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平台数据,资金使用度为92%。基本按要求完成,部分经费由于划拨滞后原因,使用也相对滞后。将进一步跟踪管理。各托举青年经费使用情况附后。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青托项目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或者影响青年人才成长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

  青托人才面临的困惑

  1."帽子"和"路子"问题,学术的道德底线

  【问题】对于各类帽子,虽然学会已有4名青托人才在申请"优青",但由于学科领域的问题,非常不易获得,影响青年的成长,是我学会青年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决定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如何不受环境影响的问题。

  【建议】分析自己的成果是否足够优秀,稳定的科研队伍,好的科研平台,把自己做的更优秀。不论有何困难,但只要明确了目标,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要以科学的精神,戒除浮躁,要把科研工作和社会所需、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问题紧密结合,扎扎实实的做好科研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如何定位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关系

  【问题】解决工程问题占用时间长,工程多样性,时间成本高,写文章不易,成果不明显。如何体现个人的价值和学会的培养。

  【建议】深入思考评估自己的条件,工作性质,不是所有人都走"帽子"路线的独木桥。但工程积累可以走工程大师的路,需要丰富的工程积累和长时间实践经验,要耐得住周边环境压力,要有工匠精神。工程应用和发明专利更有条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奖。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经过3年的项目运行,初见成效,希望中国科协长期开展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扩大青年培养规模,学会将进一步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搭建平台,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青年人才培养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多地培养和造就国家栋梁之才和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