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7日 浏览数:16068
青托平台上的个人成长故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赵健
座右铭:乐观、勤奋、坚强,做更好的自己

4赵健2.jpg

  赵健1983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力学原理和岩土工程实践交叉领域,利用第一性计算原理方法,对深部软岩粘土矿物的水理特性、多掺杂机制、表面吸附和扩散行为、力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深部软岩遇水膨胀变形等工程灾害的内在原因。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1篇为美国粘土矿物学会会刊ClaysandClayMinerals封面文章,vol59,20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排名分别为第3,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1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排名分别为第2,3,4,3,3)。2013年,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5年,博士后出站的我加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加需要科研经费支持以完成科研任务、学术交流和成果出版。同年9月,中国科协立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大力支持下,我荣幸地获得资助。三年间,在学会资金支持下,我在深部软岩粘土矿物微观力学性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在科协与学会搭建的学术平台上,我们青年学者能不断汲取养分,健康成长。

  一、依托"四大优势"的成长

  学会具有"学科优势、专家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的特点,这三年深有体会。学会每年组织青年学者进行2~3次汇报交流,邀请相关专业领军人物,为青年学者进行现场点评、指导。2016年,学会在武汉岩土所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论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学会冯夏庭理事长亲临指导、论坛还邀请清华大学宋二祥教授等著名学者参会交流。除青托入选人员以外,还有不少来自各地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共同参会,所有人员踊跃发言,思维火花的碰撞对我的科研工作有很大帮助。与会专家也悉心指导,不仅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点评,还亲授了科研工作方法等经验,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二、利用"五大平台"的成长

  学会还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五大平台,"广泛国际交流平台、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纵向联合培养平台、横向联合导师平台、人才推荐平台"。三年间,大大增加了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的次数,更广泛了解到最新研究动态。2016年8月20日,学会组织参加了中国科协"第11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主题是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众多学术大家参加了此次沙龙。专家们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学术精神深深感动和激励了我,更加坚定了我在科研道路不断前进的信心。通过学术交流,向更多科技工作者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相互促进增进合作,给青年学者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个人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岩石物化和力学性质的数值计算等,其他青年学者更擅长于室内实验,我们就某一研究点展开合作,同时进行数值与实验研究,然后讨论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佐证等,这些都极大促进了我的进步和成长。

  三、"四个培养模式"下的成长

  学会为青托人员设立了多种培养模式,"严格化执行管理、多维化培养模式、个性化培养及评价、持续化助推及保障"。在这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下,个性化有较大发展空间,不仅是学术科研上充分发展,在奖项申请、会议举办组织等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锻炼机会,全面锻炼了青年学者综合素质。

  再次诚挚感谢科协和学会为我们青年科研人员提供的宝贵成长机会,3年期"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即将结束,我将继续在科研道路上探索,不辜负学会和科协的培养和资助,努力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