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佘才高:交通强国战略下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9日 浏览数:9263
  委员简介

  佘才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地铁50年致敬人物"称号获得者。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接受了《城市轨道交通》专访。

  《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全国两会,您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有没有带来建议?

  佘才高:今年两会期间我主要关注三大方面:

  一是重点民生方面。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六稳"、"六保"上,财政、货币、就业"三大宏观政策"的落脚点都是民生。尤其突出当下群众关心的就业问题,1万多字"短小精悍"的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4个与民生相关的量化指标,与就业有关的就占到了3个,这些数据更加凸显了特殊时期经济工作重心,强化了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保就业"。在医疗卫生方面,坚持生命至上,各类预防举措更加精准,各类保障举措更加有力,药品监管更加严格,旨在全面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此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在加快医疗卫生领域立法和修法工作,为人民健康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各类支持性政策方面。全面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国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使几亿人民受益。今年的报告中指出要将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以实打实的举措"放水养鱼",真正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助力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另外,通过推动消费回升、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等手段,培育和发展国内市场,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关于"两新一重"建设。对城轨交通来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其中包括加强新基建,加强交通在内的重大工程建设,体现了以民生为导向、支撑内需扩大的重要出发点,契合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给城轨交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我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交通强国战略下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加快行业立法,规范城轨交通融资、建设、运营、沿线开发及其相关活动;尽快制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检标准和流程,推广使用无感安检、生物识别、智慧乘客服务系统等创新技术手段,提升行业安检水平;规范城轨运营平衡机制,明确票价制定规则、政府补贴原则等在内的一般性行业规范,保障轨道交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统筹力度,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地下空间的"多规合一",实现地下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基础上,允许政府专项债作为资本金投入地铁项目,为城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建议推广和完善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强制保险制度。当前,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住宅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难以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房屋建设的使用寿命与相关单位的存续时间、责任人的寿命不匹配。随着时间推移,工程竣工后责任主体灭失,造成质量终身责任的承诺成为"空头支票"。住宅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一种将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管理和事后风险补偿相结合的市场机制,是对现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工程质量和相关责任单位赔偿能力,减低对相关责任单位和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建议推广和完善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强制保险制度,通过建立政府监管之外的具有公信力的市场化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机制,用法律武器为住宅工程质量护航。

  《城市轨道交通》: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南京地铁后续工作将如何推动?

  佘才高:在国家、省、市的坚强领导下,疫情初期,南京地铁集团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大网,全面保障地铁防疫不松懈、运输不中断、服务不打折,未发生乘客在乘坐地铁期间被感染事件;复工复产以来,坚持"宁为空、不可挤"原则,逐步释放运能运力,目前南京地铁客流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近80%。积极破解"人员荒"难题,分步实施复工计划,优化并调整施工工序,在建线路已全力跑出"加速度"。同时稳妥落实困难中小微企业租金减免政策,充分体现国企担当和行业作为。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南京地铁下阶段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具体工作:

  一是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落实常态化防疫和精益化服务。进一步落实车站及列车的消毒、通风、乘客体温检测等常态化防控举措。持续做好客流分析及运能运力调整,不断提升南京地铁精益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守护春天致敬英雄"主题专列等系列宣传活动,更好地表达社会各界对参与抗"疫"的医护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等"英雄"的敬意。

  二是抢抓机遇,迅速投身"四新行动"新热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以及重大工程的重要领域之一,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非常时期,南京市提出了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实现年度目标的"南京方案",发布了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在内的"四新"行动计划。南京地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行业特性,立足主业优势,制定并实施南京地铁"四新"行动计划,从"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技术引领,产业联动"、"消费引领,市场推动"、"民生引领、功能驱动"四个层面着手,充分体现地铁对城市治理、发展能级和安全韧性的多维度支撑。其中,新基建方面,重点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实施,开展5G全覆盖改造升级。新产业方面,重点开展5G通信、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建设地铁列车智能运维系统及大数据平台等。新消费方面,重点营造"枢纽消费"新场景、策划"商圈消费"新模式,助力点亮城市"夜经济"。新都市方面,持续推进差别化管理工地创建、加快城市出新改造步伐和推动储备土地多点运作。

  三是响应行业号召,以智慧城轨建设助推交通强国建设。今年3月,城轨交通行业积极响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号召,正式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明确要坚持智能化和自主化"两手抓"的实施策略,将智慧城轨建设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南京地铁将积极响应号召,将智慧城轨建设作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更深层次整合并盘活技术、人才、服务等要素,加速产、学、研转化,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链整体科技创新发展。同时探索智慧安检、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等发展方向,促进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城轨交通的深度融合,强力助推交通强国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十四五",您认为城轨交通行业在"十四五"期间有哪些重要任务?

  佘才高:当前,整个轨道交通行业都在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我们也在潜心思考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在我看来,"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任务: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打造高质量的轨道交通网,促进城市群一体化"互联互通"。"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推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则进一步拓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使其成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弥合多层次交通方式中的关键一环。未来几年,南京地铁将持续加密市域内轨道交通线路,全力推进都市圈内城际线路建设,为"南京都市圈"乃至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更好提供交通支撑。

  二是依靠产业联动,聚焦科技赋能,加快推进智慧城轨的建设步伐。智慧城轨是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国家层面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纳入"新基建"范畴的内涵所在。在我看来,行业要在坚持目标导向、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产业联动等方面不断发力,对照《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相关目标要求,系统谋划符合各企业自身特色的智慧城轨建设方案,持续强化5G、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内的深入应用,共同打造智慧城轨大格局。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聚焦主业,提升主业,探索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作为民生领域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治理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行业经营效率与服务市民水平的高低。要提升治理水平,需要我们转变治理思维,树立"经营地铁"就是"经营城市"的理念,在整个城市系统中深入思考改进治理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改变治理方式,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果,聚焦主业,提升主业,推动行业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向智慧化转型,构建现代化的行业治理方式。

  转自 城市轨道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