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科普基地"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4日 浏览数:7450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增强全民"珍惜资源、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学会科普基地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联合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巴东县教育局等单位通过"云上巴东""云直播"等在线科普课堂,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参与科普知识问答互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开展"云赏野外科学观测站,相约守护共同的家园"科普教育活动。

  4月22日,国家野外站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校园布展科普,通过发放宣传单、布设展板、科普宣讲等形式,吸引在校师生到展区了解学习。同一时间,在距离武汉500公里的巴东县黄土坡,一堂生动有趣的地质灾害科普"云课堂"正在进行。主讲人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熊承仁教授。熊教授在现场通过 "云课堂"直播的形式为当地青少年讲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讲解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识别、避让与监测。熊教授结合巴东地质特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向同学们讲解如何防治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熊教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矿产资源为例讲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熊承仁教授已经连续11年参加科普活动,他谈到:"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是地大人思考的出发点、实践的落脚点。建设美丽中国,要从认识自然、敬畏自然开始;建设宜居地球,要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开始"。
  国家野外站面向三峡库区全境,开展水库运行条件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填补我国水库地质灾害多灾种、全频谱灾害链观测的空白,致力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工作。2022年4月,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入选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本次"云直播"科普活动开展,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引导青少年了解更多防灾减灾知识,帮他们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好的落实了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行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