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与《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风险管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编制大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9日
浏览数:7648
2020年1月11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对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作为主编单位的学会团体标准《岩石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与《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风险管控技术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评审。评审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黄理兴研究员主持,评审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宋胜武教高担任。评审专家及主参编单位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评审会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刘建军代表岩土所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研究所将全力支持编制团队保质按期完成规程编制任务。学会副秘书长黄理兴研究员介绍了团体标准编制要求以及大纲评审要点。
与会专家分上下午认真听取了主编人江权研究员关于团体标准的《岩石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风险管控技术规程》编制思路、主要框架结构、章节内容、编制时长及经费预算等内容的汇报,专家们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岩石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对规范岩体结构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合理评价岩体结构面表面形貌特征具有重要依据;《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风险管控技术规程》对规范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技术、提供大型洞室防灾减灾能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专家组形成评审意见,认为这两个规程编制大纲结构基本合理、内容基本完整,编制单位及分工、进度计划与预算合理,符合团体标准编制要求,同意通过编制大纲评审,建议按照会议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编制大纲,有序按计划开展标准编制。
与会专家分上下午认真听取了主编人江权研究员关于团体标准的《岩石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风险管控技术规程》编制思路、主要框架结构、章节内容、编制时长及经费预算等内容的汇报,专家们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岩石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对规范岩体结构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合理评价岩体结构面表面形貌特征具有重要依据;《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风险管控技术规程》对规范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技术、提供大型洞室防灾减灾能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专家组形成评审意见,认为这两个规程编制大纲结构基本合理、内容基本完整,编制单位及分工、进度计划与预算合理,符合团体标准编制要求,同意通过编制大纲评审,建议按照会议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编制大纲,有序按计划开展标准编制。
图1团标现场评审的专家和参编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