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对泸定地震次生地灾防治的三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1日 浏览数:3573

天气预报显示,“9·5”泸定地震灾区及周边地区有明显降水过程。由此可能引发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需引起高度重视。

殷跃平是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此前,四川多次强震灾害发生后,他都迅速赶到灾区,帮助当地开展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些经历与经验,无疑会给当前四川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启发和帮助。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殷跃平。

要更快更精确地发现隐患点

建议尽快使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大范围排查隐患,植被长出来后再查就难了。殷跃平介绍,此次地震震中位于3条断裂带(松潘—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构成的“Y”字形构造交汇点附近。此次强震将加剧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对此,他特别提醒,要注意防范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要做好防范,就要做好隐患点排查。如何才能更快、更精准地发现隐患点?

殷跃平认为,应提升应急高位灾害源调查的精准性。如今相关技术已经成熟,四川省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完全有力量也应该能做到精准发现风险源区。

殷跃平建议四川加快推广无人机调查相关技术,对此次可能威胁到灾区群众生命安全的地区,都应尽快使用无人机排查隐患。“地震刚发生,不少地方的滑坡迹象非常清楚,但植被长出来后再查就难了。”

要更精准做好高位灾害物源调查

建议对重点地区现场勘查“坡要到顶,沟要到头”,不能完全依靠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殷跃平表示,应急阶段重在“发现隐患—迅即避让”,上述方法可发挥作用;待到重建阶段,要考虑“综合治理—科学防灾”,就需要进一步做好高位灾害物源的精准调查,并开展远程地质灾害动力学过程风险评估。

做好这两件事,为的是避免高位远程地质灾害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巨大损失。“高山上开始滚落时的崩滑体虽然很小,但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铲刮沿途的松散堆积体,形成灾害的体积会变得很大——根据经验,灾害体积可能会增加10倍甚至100倍;同时它们可能滑动很远,有时可以到几公里以外,对下游灾后重建区带来重大危害。”殷跃平介绍。

殷跃平还特别建议,对于直接威胁到主要居民点、村镇的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调查,不能只依靠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有些物源很隐蔽,对重点地区还是要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做到“坡要到顶,沟要到头”。

要更专业地开展监测预警

建议加强高位远程泥石流专业监测预警,加强可视化设备的应用。殷跃平表示,次生灾害的名称容易让人觉得它们是伴随地震而生的,以为地震一结束,它们很快也就结束了——但实际上地质灾害可能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地灾持续时间长,要重视监测预警工作。

这方面,四川已有不少成功实践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殷跃平建议四川加强高位远程泥石流专业监测预警。

这里的“专业”,一方面是要做好雨量监测预警。“我们通常说山区‘十里不同天’,在山沟沟口可能没降雨,但后山已经下起很大的雨了。而雨量情况又是泥石流的重要触发因素,所以要把专业化的雨量监测预警做起来。”

另一方面还要增加可视化监测手段。“在峡谷区,有些设备容易损坏,预警难度很大。因此应加强可视化设备的应用。泥石流发生后很快就可以通过视频技术智能识别,给下游赢得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预警时间”。

来源:漫谈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