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破裂机制与强度演化及灾变先兆辨析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9日
浏览数:5677
4月29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的"岩石破裂机制与强度演化及灾变先兆辨析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召开。
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王运敏院士担任副主任,评委会专家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晓研究员、中南大学李夕兵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焦玉勇教授、东北大学朱万成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杨庆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彬教授。学会顾问秘书长方祖烈教授主持会议。
1. 提出了反翼剪切裂纹类型及其破裂机制,完善了岩石破裂裂纹类型划分标准,规范了岩石破裂裂纹的贯通模式判识准则。
2. 构建了高应力条件下的岩石强度准则,修正了H-B准则在高应力条件下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以应力不变量形式表达的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可适用于描述所有摩擦类材料的破坏特性,从本质上统一了Tresca、D-P、M-C、L-D、M-N等多种经典强度准则的函数表达式。
3. 提出了主被动超声波联合实时探测方法及其时移模型,研发了多尺度岩石破裂主被动超声监测装备系统,提高了岩石破裂监测定位精度。
研究成果在Top期刊发表论文139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相关装备在全国2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上千项科研项目中成功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昆明理工大学吴顺川教授代表项目组做了成果汇报,评价委员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基础上,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组衷心感谢了学会的精心组织及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将根据评价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积极申报学会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王运敏院士担任副主任,评委会专家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晓研究员、中南大学李夕兵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焦玉勇教授、东北大学朱万成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杨庆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彬教授。学会顾问秘书长方祖烈教授主持会议。
科技成果评价会线下(北京)会场
科技成果评价会线上会场
该项目由昆明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软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针对岩石破裂诱发机制及裂纹模式分类、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特性和岩石破裂多尺度定量表征与实时辨析技术等关键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多尺度试验等方法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 提出了反翼剪切裂纹类型及其破裂机制,完善了岩石破裂裂纹类型划分标准,规范了岩石破裂裂纹的贯通模式判识准则。
2. 构建了高应力条件下的岩石强度准则,修正了H-B准则在高应力条件下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以应力不变量形式表达的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可适用于描述所有摩擦类材料的破坏特性,从本质上统一了Tresca、D-P、M-C、L-D、M-N等多种经典强度准则的函数表达式。
3. 提出了主被动超声波联合实时探测方法及其时移模型,研发了多尺度岩石破裂主被动超声监测装备系统,提高了岩石破裂监测定位精度。
研究成果在Top期刊发表论文139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相关装备在全国2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上千项科研项目中成功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昆明理工大学吴顺川教授代表项目组做了成果汇报,评价委员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基础上,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组衷心感谢了学会的精心组织及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将根据评价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积极申报学会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科技成果评价会线下(昆明)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