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之二

中铁十六局集团软岩隧道大变形防控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0日 浏览数:10038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和丽香铁路哈巴雪山隧道的软岩隧道大变形技术难题,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5月27日,由"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铁十六局集团联合主办,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十六局科创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川藏铁路重大专项项目三项目办承办的"中铁十六局集团软岩隧道大变形防控技术研讨会"通过线上方式召开。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深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满潮院士、中国铁建股份二级咨询马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杨晓杰教授出席会议,中铁十六局科创部王武现总经理、中铁十六局工管部刘海荣总经理、深地空间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兼职副秘书长陶志刚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教授、深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志飚教授、王炯副教授、刘冬桥副教授、杨柳副教授、中铁十六局科创部、工管部、安监部、丽香铁路项目部、成兰铁路二期指挥部等单位领导共40余人参会。会议由中国铁建股份二级咨询马栋主持。

图1 研讨会线上会场

图2 陶志刚教授做报告
  会上,首先由中铁十六局就承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和丽香铁路哈巴雪山隧道的大变形控制施工案例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掌子面易失稳,二是收敛速率高、累计变形量大,三是变形持续时间长。这三类问题在成兰铁路、滇藏铁路等西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尤其突出,厘清变形机理、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十分迫切。随后,深地空间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学会兼职副秘书长陶志刚教授从补偿力学理论、配套的新技术、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工程应用案例等方面介绍软岩大变形隧道开挖补偿理论及配套技术体系的创新研究成果。

图3 何满潮院士讲话
  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铁路软岩隧道大变形防控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充分交流、深入讨论。与会专家提出以下20个问题:⑴什么是软岩?⑵软岩隧道为什么难?⑶高应力软岩的特点?⑷成功软岩支护的秘诀?⑸台阶开挖的问题;⑹松动圈的问题;⑺工程能不能挺住100年?⑻预留量的问题?⑼双重影响/巷道相互影响的问题?⑽提前筹备预案对策;⑾运力承载环的问题;⑿导洞泄压问题;⒀流变有极限吗?⒁现在做好的巷道,将来会不会垮?⒂深度差不多的软岩隧道的变形特点是否一样?⒃普通砂浆锚杆和自进式锚杆的有效性?⒄非对称大变形结构不均匀受力,存在偏压,何以持久?⒅NPR锚杆的主要特点?⒆仰拱的有效性?⒇有没有刚柔并济的材料?何满潮院士围绕软岩大变形的"正确认识软岩、控制技术、工程实践、认识误区"四个方面,从软岩定义的背景和历史、软岩隧道的力学机制、深部高应力软岩的特点等,对以上20个问题进行了逐一详细解答,并针对软岩大变形隧道开挖补偿理论及配套技术在木寨岭隧道及昌宁隧道中的成功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参会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与会专家对何院士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解决实际问题的讲解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会组织专家对软岩隧道大变形防控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坚持面向实践、服务实践,做到科研先行、试验先行、样板先行,持续探索软岩大变形隧道开挖工法、支护方案,形成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便利的整套技术体系,用以指导铁路系统隧道施工,体现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