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7日 浏览数:33226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学会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搭建高水平学术会议平台、一流期刊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团结引领广大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潜心科研,砥砺前行,为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2年度,学会连任"中国科协学会党建示范工作联合体"轮值主席单位;获批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认定的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荣获全国学会党史学习教育十佳优秀组织单位;入选中国科协"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和"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典型案例;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优秀调查站点;获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科创中国"煤炭地质专业科技服务团、"科创中国"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技术产业科技服务团、深地工程数字化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岩土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决策咨询研究、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专业领域论坛-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奖励示范学会建设专项、党建强会项目"党建+"特色活动、党建研究会2022年度学会党建调研课题、全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等项目资助。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已逐渐成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社团组织。

2022年度工作回顾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科技共同体特点的党建新模式

  1. 发挥政治引领,落实"三重一大"
  深化党委领导和监事会监督下的"3+1"领导体系工作模式,为全面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发挥政治引领,落实学会"三重一大"事项,召开党委会(含扩大会议)4次,党工委会14次,"3+1"领导班子工作会2次,审议学会年度工作计划、期刊建设、团体标准、学术年会、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条例修订、人才举荐及科技奖励等重大事项。

  2. 探索分支机构党小组工作机制破题与创新
  2022年,探索分支机构党小组的工作模式,梳理其工作规范,加强在空间维度上党组织全覆盖的工作落实,将"两个全覆盖"向学会末梢延伸。作为中国科协党建示范联合体牵头单位,组织起草《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分支机构党的工作小组工作指南》,组织召开全国学会分支机构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分支机构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分支机构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精神,把牢思想之舵,团结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1. 学会各界热议二十大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带领全体党委委员、办事机构党支部、分支机构党小组广大党员及群众采用线下集体观看和线上自行观看的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10月19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学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杨晓杰一行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开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庆祝党的二十大"党建联建活动。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10月29日,组织召开"礼赞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代表进学会"活动。学会党委特邀中央候补委员、二十大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副部长级)、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席王旭东同志于大会胜利闭幕后第一时间走近学会,为广大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和学会从业人员讲授专题党课,分享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
  10月30日,组织召开九届十三次党委(扩大)会议,中央候补委员、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李术才院士领学,学会"3+1"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二十大精神。
  拟于11-12月,通过科协网上党校平台,面向广大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策划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培训班。
  学会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引领的有力抓手,激励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勇担科技创新使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2.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月18日上午,与支撑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第五次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再次以题为《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经验》的报告带领大家学习全会精神,全面解读如何将全会精神落实到科技创新中。

  3.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2022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至11日召开。为及时传达学习"两会"精神,部署学会2022年度工作,学会于3月13日在京召开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何满潮院士作题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报告。

  4. 学习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及中国科协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3月3日上午,通过线上线下双线会议方式召开第九届理事会第十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学会"3+1"领导班子共同学习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科协人才会议精神。

  5. 学习近平总书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讲话精神
  5月4日下午,组织召开"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领学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讲话精神,向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青年寄语。

  6. 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获中国科协表彰
  1月6日上午,中国科协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以《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题做典型案例分享。
  4月21日,2022年中国科协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布中国科协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榜单,学会荣获全国学会党史学习教育十佳优秀组织单位,入选28个中国科协"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之一,副秘书长牛晶蕊获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优秀工作者。

  (三)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引领科技创新

  学会各项业务活动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效充实各项业务活动内涵,提高各项活动政治站位,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价值感,提高学会凝聚力,获党建强会项目资助。开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3月9日,在国之重器--"京华号"国产大盾构工程现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中铁十四局集团北京东六环项目部)组织召开"全国学会分支机构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暨科技创新党建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展示活动"。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水产学会等全国学会参加此次活动。
  7月6日-9日,"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史学习教育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兴县)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学会党建示范工作联合体、吕梁市科协、柳林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和"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承办。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包括1次会议--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第二十一次工作会议暨"科创中国"煤炭地质产学融合会议,3个报告--《材料革命与工程革命》、《煤矿开采的未来》、《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工作回顾与展望》,3次对接--吕梁市委市政府、柳林县委县政府、山焦华晋集团,2项协议--何满潮院士与柳林县委县政府共同签署了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合作建设协议、柳林市科协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个基地--成立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科普教育基地,3项活动--企业技术考察、科普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柳林市科协、柳林县委县政府、县属重点企业、县属煤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等单位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是学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国科协党组关于发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作用,对接地方政府、地方科协、企业,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促使科技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活动。
  6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学会党建示范工作联合体承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委会、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协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中国科协交给学会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论坛以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在推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挑战、大胆创新。
  7月17-21日,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一行在川藏铁路西藏段和四川段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现场调研。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川藏铁路建设"科学规划、技术支撑、保护生态、安全可靠"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活动。
  8月26-27日,学会在云南省红河州他白依隧道工程现场组织现场观摩交流并召开"复杂断层破碎带大变形隧道开挖补偿理论及双梯度注浆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建(个)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云南省"五网"建设和综合交通建设五年大会战的重点项目,控制性工程他白依隧道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为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学会依托"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组织岩石力学行业专家现场调研、创新试验、攻坚克难,解决工程建设中关键卡脖子问题。
  9月23-24日,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世界科技前沿专题分论坛在京举办。该论坛是中国科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展现广大青年人才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征程中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举措。会后我学会组织青年科技工作者赴大国重器"京华号"盾构机施工现场进行参观,进一步激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学会党建工作受中国科协高度赞誉,承担多项工作,荣获多项殊荣。
  2月24日,中国科协王守东一行赴学会调研座谈,充分肯定学会党委引领下的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等工作。学会担任中国科协党建示范联合体轮值主席,并获项目资助。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获中央巡视组高度赞誉,荣获全国学会党史学习教育十佳优秀组织单位。入选中国科协"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和"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典型案例。获批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认定的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获批"党建强会"项目。首次获批两项中国科协党建研究会调研课题,"学会党委在学会工作中发挥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作用的体制、机制研究"和 "学会党建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获批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科技人才团结引领专项。

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自律、规范和示范作用

  为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学会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

  1. 庆祝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院士荣获"八一勋章"座谈会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军委7月27日在京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佩挂勋章、颁发证书,表彰他50多年来勇攀科技高峰,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7月28日上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第二十六次党工委(扩大)会议,专题庆贺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院士荣获"八一勋章",学习钱七虎院士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科学家精神。

  2. 赴孙越崎纪念馆开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为增强科技工作者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攀科技高峰,7月30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组织学会分支机构党的工作小组及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赴孙越崎纪念馆开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3. 陈宗基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
  2022年9月15日,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创始人陈宗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纪念和宣传学习陈宗基先生舍家为国、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慎思明辨、笃行致远的科研精神,响应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号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隆重举办"陈宗基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

  4. 纪念陈至达先生诞辰95周年系列活动
  9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开展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推荐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至达书屋为基础申报并荣获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命名,在陈至达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之际,学会党委组织"纪念陈至达先生诞辰95周年座谈会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剪彩仪式"。

  5. 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做客"至善讲堂"畅谈"科学与人生"
  10月18日,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何满潮院士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邀请,在"至善讲堂"上向该院师生做题为"科学与人生"的报告。本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工作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号召的一项重要活动。

  6. 何满潮院士在"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全国211家学会宣读《学术出版道德公约》
  2月15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顺利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书记处关于中国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国科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主持会议。我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在会上宣读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

  7. 选树优秀典型,展现科技工作者风采
  编辑出版《礼赞 科学家精神》(三)系列读本,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和推荐工作,并在官网制作专栏,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开展典型事迹的宣传学习工作,凝心聚力,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十四五"、奋进新时代。

  8. 学会官网、公众号大力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活动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和新闻舆论,塑造学会良好形象。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规范学会网络平台的运行管理,发布《关于加强学会网络平台管理的通知》,压实责任,全面排查备案,加强日常管理。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技工作者故事""礼赞科学家精神"等专栏,加强党建宣传阵地的建设,贯彻党建宣传工作新要求和新任务。

三、提高会员服务质量,持续增强学会凝聚力

  (一)丰富会员服务方式,搭建多元化会员服务发展平台
  学会重视会员发展,提供多样化会员服务,努力提升会员人才系统的专业化管理水平。采取多种途径,调动多方积极性,搭建职业发展、学术成长、志愿服务、国际合作等分级分类服务平台,力争提供优质、精准,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特征的会员服务。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学会个人会员27926人,团体会员单位65家。
  重视平台和发展渠道:通过学会重点活动,集中大力发展个人会员;通过分支机构发展会员,把会员发展纳入分支机构组织管理考核。大力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为会员发展与服务提供坚强支撑,学会会员系统逐步并入中国科协统一管理,形成更为专业化、更便捷的服务。
  围绕"530"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开展多方面、多平台、多形式的会员活动和会员服务。推荐青年会员参加中国科协"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等。

  (二)完善科技奖励体系和制度,完成科技奖励评审
  1. 科技奖励规范化改革
  为规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学会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实施细则》(岩党字〔2021〕9号,以下简称《细则》)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办法》(国科奖字〔2020〕10号)文件制定《学会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办法》,经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十九次党工委会议审议通过。

  2. 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开展第十三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钱七虎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评审
  学会奖励办2022年共收到46个分支机构、地方学会、支撑单位、团体会员单位和专家推荐的自然科学奖16项、技术发明奖9项和科技进步奖68项,共93项;钱七虎奖30名;博士学位论文41篇。今年科技奖申报项目包括岩石力学基础研究、技术研发、重大工程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涵盖矿业工程、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土木建筑、资源与环保等多个行业;项目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申报为主,产学研结合紧密,生产一线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项目36项,占申报总数38.7%;申报项目类型以工程类为主,共58项,占申报总数62%。
  经形式审查、网评和会评,二轮评审三轮公示,最终经党委批准,授予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另有1项异议项目保留特等奖资格,提交2023年度评奖委员会审定。钱七虎奖10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0篇,推荐吴奎、高路成2名为ISRM罗哈奖候选人。

  3. 获奖成果展示宣传,组织获奖成果展示、拓展宣传渠道、力争有所推广
  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后,科技奖获奖成果将分批在学会官网和公众号进行宣传,5个特等奖和17个一等奖项目,10名钱七虎奖,10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在CHINA ROCK 2022科技创新工业展览会上进行获奖成果集中展示,加大优秀科研成果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了解到最前沿的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成果,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得到转化。

  4. 科技创新竞赛
  开展了第七届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将在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期间举行。
  2022年学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百名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来自45所院校的100位同学被评为"2022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百名优秀毕业生"。
  10月19日,在线举办了第六届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本次竞赛的主题为"大跨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共有来自全国48所高校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学生代表队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32所高校生代表队胜出。
  10月20日,在西安理工大学举办第六届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来自全国33所高校的49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最终29名青年教师获奖。

  (三)制定青年人才成长培育、扶助专门制度,拓展向全国及全球知名科技奖项举荐会员的渠道

  1. 青年人才举荐
  1月28日召开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被托举人遴选评审会,评选出朱淳等9名同志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被托举人,其中学术类6名、工程类3名。
  7月31日,学会2022年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工作会暨第六和第七届青年托举人才项目启动会在浙江省绍兴成功召开,19位项目被托举人做了项目开题报告,导师专家逐一点评,明确了被托举人研究的主题和方法,就如何挖掘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青托项目作用,如何找准学科交叉融合点,开拓科研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8月~9月,向中国科协申报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名额,获14个推荐名额,包括2个科协资助名额和12个自筹名额。
  组织青托人才成功申报中国科协的青年沙龙;组织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岩"学术沙龙-青托专场(共九场)。

  2. 国家高层次人才举荐
  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院士荣获"八一勋章";学会党委副书记李术才院士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学会党委委员殷跃平研究员获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最美自然守护者";同济大学张丰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琦、山东大学刘斌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洁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推荐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46名。

  3. 国际人才举荐
  2022年7月,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成功当选ICGdR副主席。向ISRM推荐1名ISRM Muller Award候选人,推荐3名ISRM Rocha Medal Award候选人,其中东北大学赵骏博士获得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2023年度罗哈奖(Rocha Medal)。

四、搭建一流学术平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一)广度上,全力办好CHINA ROCK 2022大会
  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继承并发扬了学会CHINA ROCK大会的三大特点:"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大会首次与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联合主办、美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ARMA)参与承办。特邀报告邀请了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斯洛文尼亚等6个国家共7位海外顶级专家,充分体现大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会汇集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施工单位、工程装备企业的院士、著名专家、学者、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企业高管和专业人士,大会规模预计3000人,共29个分会场,590场学术报告,12场技术培训,90家参展单位,充分体现"学术报告-技术培训-工业展览"三位一体。
  从2022年2月发布大会一号通知起,通过学会官网、大会中英文网站、分支机构微信群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并制作大会、征文投稿、展览的H5宣传材料。在历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组委会就工作委员会分工、明确大会议题、动员国内外学者投稿,投稿及招展事宜,组织召开了6次筹备工作会议。征文工作顺利开展,共收到全文382篇,大会录用187篇,其中期刊论文投稿235篇,录用56篇。会议论文集投稿147篇,录用131篇(其中有ISBN号56篇,无ISBN号75篇)。
  10月29日晚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疫情防控通告,大会组委会迅速反应,30日立即组织召开了学会党工委会议、党委会议,迅速决策调整了大会举办模式。为提升学会主办的大型学术会议质量、创新办会方式,探索优化疫控形式下举办大型学术会议的新模式,经研究决定,以线上+线下方式如期举办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学会在北京秘书处设立大会主会场,邀请京内特邀报告专家及部分嘉宾参会;除了主会场外,各单位在疫情防控允许范围内组织线下卫星分会场,大会设置多个线下会场,方便各地区、各高校、各单位不便于跨省互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中观看、交流。主会场和分会场所有报告均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方式。

  (二)深度上举办高端论坛、专题会议,聚集关键核心问题

  为努力营造奋勇争先的科技创新氛围,持续打造同行认可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做好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相关工作,学会于2月28日梳理并提交了56个学会主办、分支机构主办/承办的学术会议,并由学术专家组推荐了CHINA ROCK 2022、雅林论坛、中俄矿山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第七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5届全国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研讨会等6个重点学术会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22年度高端论坛汇总表

序号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1

Hard Rock Forum 2022-第三届岩土工程国产软件发展论坛

6

大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大连理工大学、岩体物理数值模拟专委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

2

第七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

4-5

苏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3

第三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研讨会

11

南京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4

青年科技论坛

11

南京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5

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

9

江苏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6

智慧岩土工程学术进展交流研讨会

12

江苏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7

第十二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12

西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下空间分会、西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钱七虎讲座2022

12

武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JRMGE编委会、JRMGE编辑部

9

第三届全国微生物岩土与材料工程学术会议

12月

厦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环境岩土工程分会

10

第五届全国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

10月

葫芦岛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环境岩土工程分会

11

高科技精准帮扶现场会

8

陕西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

12

第三届原位改性采矿国际研讨会

10

太原

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13

第一届西北地区岩土力学工程学术大会

6

西安

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14

第二届全国岩石工程设计理论与技术研讨会暨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分会换届会议

11

北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分会

15

2022年西南地区第六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12

待定

云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16

云南滇中引水相关学术研讨会

8

昆明

云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17

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高端论坛会议

5

武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测试专委会

18

2022年西南五省、市、区第五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9-11

成都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19

青年学者论坛

6

敦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

20

岩石动力学专委会换届会议暨高端学术论坛

4-5

武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21

岩石动力学前沿问题高端学术论坛

7

待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22

岩爆和冲击地压机理高端学术论坛

8

鄂尔多斯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23

岩石动力学热点问题高端学术论坛

11

杭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24

第十届中俄矿山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

6

线上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矿山冲击地压专业委员会

25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岩土工程论坛

8

广州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26

粤港澳大湾区基坑与边坡工程学术交流会

11

广州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27

第二届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高层论坛

12

深圳市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

28

长大隧道工程监测技术研讨会

12

苏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

29

大地感知与智慧控灾学术研讨会

11

北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

30

岩土体水分场光纤监测技术研讨会

11

西安或延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


  1. 2022年清华大学岩石力学系列(在线)讲座
  5-10月,清华大学岩石力学系列(在线)讲座成功召开,共邀请5位国际岩石力学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岩石力学理论、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清华大学"岩石力学系列(在线)讲座"受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号G20200001061、G2021102006)资助,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委员杨强教授和兼职副秘书长赵志宏副教授负责组织工作,学术发展部、组织宣传部予以协调。讲座自2020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年,今年的5场报告,累计观看高达16万人次,受到广泛好评,社会效应显著。

  2. 双碳战略下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关键岩土力学问题学术大会
  5月21日,由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及西安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下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关键岩土力学问题暨第一届西北地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在西安、太原、兰州和乌鲁木齐四个城市以线下线上融合的形式成功召开。
  本次学术大会聚焦西部地区的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开采工程、深部地下空间与战略资源开发利用、西部地质灾害防治等关键岩土力学问题和工程实践问题,分享了最新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我国西部甚至全国广大岩土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汲取理论知识、拓展学术视野、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优质的平台。为推动岩土力学与工程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3. 第七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和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会换届会议"于2022年7月22至24日在江苏苏州召开。3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应邀作大会特邀报告,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行业工作者汇聚一堂,就工程安全与防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

  4.第八期"盾构·大家讲坛"
  10月21日,第八期"盾构·大家讲坛"在广州海珠湾隧道项目拉开帷幕,宁波大学教授、宁波大学滨海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瑶宏,通过"现场课堂"+"互联网云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共计500余名技术人员聆听本次授课。
  "盾构·大家讲坛"秉持着"探索盾构前沿技术、领略知名学术大家风采"的宗旨和初心,努力打造推动大盾构科技创新、推动工艺技术再提升的优质平台,为一线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互动。
  "盾构·大家讲坛"已举办八期,先后邀请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小泉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袁大军、中科院院士孙钧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客。通过走进"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工程"、"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等项目现场,将盾构最新技术动向带到施工第一线。

  (三)出版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自2021年11月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交了《2020~2021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后,于2022年4-7月组织各编委反复校对,认真核查每一处出版社提出的文字描述、插图修改意见,于2022年9月定稿,即将正式出版。

  (四)征集、发布岩石力学与工程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  难题
  学会连续5年积极开展征集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相关工作。为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为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领域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岩石力学与工程强国建设,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面向学会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支撑单位、广大会员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征集2022年度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2022年学会共遴选推荐以下5个题目:

  【前沿科学问题】:

  川藏铁路工程建设有哪些世界级科学难题?

  【工程技术难题】:

  1. 如何感知千米以浅区域地质多物理场演化过程?
  2. 如何推进工程岩体便捷智能数字化技术革新?
  3. 深部硬岩洞室围岩脆性灾变可否准确预测?

  【产业技术问题】:

  如何实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双碳目标?

五、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

  2022年,围绕学会十四五规划期刊建设与发展战略,已有期刊进一步加强期刊品牌和影响力建设,新创期刊2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中国科技期刊领域迄今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支持专项。今年全国共有177个期刊进入答辩环节,最终入选50个,竞争十分激烈,我学会2部新期刊均获批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期刊建设取得优异成果。

  (一)《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 第九届编委会换届
  4月16日,学会"学术交流与一流期刊建设"工作会议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九届编委会换届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理事长冯夏庭院士、学会党委委员、监事长赵阳升院士、《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建议名单人选及《学报》编辑部、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按照学会章程要求和学报换届方案,进行了第九届编委会的投票选举,何满潮院士当选第九届编委会主编、李海波研究员担任执行主编、刘才华研究员担任常务副主编、康红普院士等13人担任副主编、包小华等150人担任编委。

  2."陈宗基讲座"及优秀学术论文"陈宗基奖"品牌建设
  ① 第二届岩石破坏短临预报竞赛成功举办
  8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岩石破坏短临预报"竞赛在太原理工大学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
  8月10日和11日,分别组织两组各五个参赛队进行岩石破坏试验和预报。竞赛期间,评审与参赛队员就监测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竞赛结束后,评审委员会对各参赛团队提供的预报结果、支撑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密封卷评审,最终竞赛结果将于即将召开的"陈宗基讲座"公布。
  ② 2022年"陈宗基讲座"筹备工作
  2022年"陈宗基讲座"原定于2022年9月15~17日在武汉召开,受疫情影响,会议日期延期至2022年11月25~27日。
  ③入选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动计划
  9月6日,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经学会部材料审查、专家组评审、省科协党组会审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入选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动计划,获湖北省楚天领军期刊立项资助。

  (二)《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1. 采编及稿件收录
  编辑部严格完善采编流程与学术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控采编时间,提高编校效率,截至2022年10月17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系统收稿822篇,正刊录用180篇,增刊录用90篇。

  2. 期刊出版
  截至10月,2022年一至五期共发表论文191篇,增刊发表论文65篇,网络首发论文25篇。

  3. 核心数据库收录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目前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等收录。

  4. CNKI最新数据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1版)》影响因子1.485,比上年度1.346提升10.32%;他引影响因子1.285,比上年度1.148提升11.93%;影响力指数311.202,比上年度252.684提升23.16%,在174种土木建筑工程期刊排名15。

  (三)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1. JRMGE办刊质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2年,JRMGE来稿量达到1150篇,发表论文达到152篇,退稿率为85%左右。2022年,中国作者(含港澳台)论文为94篇(均以通讯作者计),占61.8%;海外论文比为38.6%,其中发达国家论文占比为30.3%。

  2. JRMGE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1年CiteScore为8.1,在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类203种期刊中排第11名(Q1)区。2021年JCR影响因子为5.915,在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领域的41种期刊中排第5位(Q1区)。2022年JRMGE与国际会议建立合作,进一步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如World Tunnel Congress(WTC2023)、AusRock Conference 2022-AusIMM、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Geotechnics 2022(ISIG2022)。

  3. 论文上线速度进一步缩短
  2022年JRMGE上线速度目标为60天,实际为57天,较好的完成了目标。

  (四)Underground Space
  2022年度,Underground Space期刊继续在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期刊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加强了期刊品牌和影响力建设。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 编辑部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对期刊发展事务及状态进行评估讨论,落实期刊发展规划,并进一步优化期刊审稿和出版流程,缩短审稿周期到平均10周左右;

  2. 6-7月启动地下空间前沿研判项目,通过情报检索、专家研判等方式,全面把握地下空间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科研热点及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确定2023年约稿组稿工作方向,并聘请国际知名学者为期刊组建高水平专刊;

  3. 9-10月,召开编委会通讯会议,发动编委群策群力,讨论期刊建设发展规划;

  4. 2022年期刊收稿量约400多篇,已完成当年6期期刊正式出版,共发表论文74篇;2023年预计发表论文100篇,并开始采用ABP模式,将极大提高期刊出版速度,期刊文章在数据库中可更快获得被引。

  5. 国内高影响力学者投稿比例有较大提高,稿源质量进一步提升;预计2022年论文下载量达19万次;期刊2021年JCR影响因子5.327,在Engineering, Civil分类中位于Q1区,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6. 5月评选了2021年度期刊优秀编委、最佳评审人以及最佳论文奖。

  (五)Rock Mechanics Bulletin
  2022年9月获批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第一期专刊已经完成并陆续上线,共发表了9篇科研论文,作者包括6位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院士,以及3位ISRM罗恰奖获得者。目前已完成了第2-4期专刊的征稿安排,包括专刊主题的安排和客座编辑的设置,目前宣传海报都已经上线。同时已经在协商和酝酿第5-6期专刊。同时,申请了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并在进行内部的调试,为发行做准备。China Rock大会期间将举行期刊的正式发布仪式。

  (六)Geohazard Mechanics
  Geohazard Mechanics(ISSN:2949-7418)主要发表冲击地压、岩爆、瓦斯突出、突水、冒顶、崩塌、泥石流、滑坡、矿震、地震等重大自然和工程岩土灾变力学研究成果,是一本从力学角度研究岩土灾害发生机理、危险评价、监测预警、减灾防治的专业国际杂志。岩土灾变力学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成果,都是Geohazard Mechanics积极推荐优先发表的。Geohazard Mechanics还鼓励发表自然和工程岩土灾害典型案例成果,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对岩土灾害认识、源头治理、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提供指导。
  期刊已于9月22日、23日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期刊已于2022年8月24日上线,且已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七)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推动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技期刊体系,助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申报了中国科协2021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项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共召开4次会议,顺利完成了期刊分级任务,主要工作如下:

  1. 组建了期刊分级机构
  为保障期刊分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建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质量期刊分级机构,包括评审委员会、分学科领域评审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其中,评审委员会由学科专家、期刊专家和期刊评价专家组成;分学科领域评审委员会细分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以及采矿科学与工程三个分领域评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由学会工作人员及学会期刊出版专家等组成。

  2. 形成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质量期刊备选库
  评审委员会通过全球科技期刊集成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期刊进行遴选,初步形成了包含400本期刊的备选库。之后,根据专家意见,从备选库中剔除了岩土力学与工程类论文占比不高的期刊,最终形成了包含286本期刊(中文116本,英文170本)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质量期刊备选库》。

  3. 制定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质量期刊分级评审标准
  在对国内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价值导向、同行评议、等效使用"的原则,综合考量了前沿问题把握能力、学术影响力及话语权、国际学术资源汇聚和融合发展能力、品牌塑造与市场运营能力等因素。通过期刊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占比等定量指标以及专家评分,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科学、明晰、合理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4. 建立并发布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
  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质量期刊备选库》为基础,通过期刊函评、会评,考虑期刊和岩土力学与工程的接近度,对中英文专业刊和综合刊分别进行了分级。其中,中文期刊共分为CT1、CT2和CT3三类,其中CT1为中文顶级期刊,CT2为中文知名期刊,CT3为中文优质期刊,三者的比例依次为10%、15%和20%;英文期刊共分为ET1、ET2和ET3三类,其中ET1为英文顶级期刊,ET2为英文知名期刊,ET3为英文优质期刊,三者的比例依次为10%、15%和20%,形成了《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目录已于6月26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上正式发布。

  六、建设专业型科技智库,助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一)汇聚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高端智库
  通过学会开展学术交流、科技评估等活动,汇聚顶尖级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充实学会科技智库,截止2022年10月在库专家总人数880人,新增53人。三个子库:院士专家库64人:两院院士(58)、国外院士(6);标志性人才专家库155人(千人计划、杰青、长江学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九届常务理事);青年专家库65人(优青、青年长江学者、青年千人计划、青托人才以及40岁以下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青年专家)。完善智库功能:① 新增专家签名、投票功能;② 新增专家遴选功能。

  (二)发起成立科技创新联合体,助力国家重大工程
  为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的号召,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解决制约川藏地区岩石力学工程、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重大难题,促进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形成科技有效供给、产业精准对接,积极探索长效、稳定、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根据中国科协总体部署和"科创中国"联合体章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21年2月发起成立"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岩石工程科技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由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3家工程管理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构成,指导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单位和组织协调单位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根据联合体章程(征求意见版),联合体组织机构由战略咨询委员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组成。
  "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重要信息于2022年6月26日在湖南长沙,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上正式发布。在发布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指出联合体发布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何院士强调,此项工作的开展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国家能源安全、国防防护安全、防灾减灾等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促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服务国家重大战略。7月27日经"科创中国"联合体批复正式成立。
  "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的理念是:直面问题、结合工程、战略统筹、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强化服务,形成战略科技支撑。联合体的总体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川藏铁路建设、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制约川藏、西北等地区岩石力学工程的重大难题,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针对川藏、西北、西南等地区交通工程、能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凝练出相关"问题清单、技术清单、攻关清单"三大清单,整理成册,面向川藏铁路、水电工程、能源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开展以"直面问题,结合工程,深入研讨,商定对策"的雅林论坛系列活动,实现现有长板技术与工作市场对接的战略目标,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即"三单一论坛";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论坛、咨询、承担项目等多种形式,促进理论与工程的对接,紧跟工程进度,实现科技实时支撑工程需求。

  联合体计划下一步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建立岩石力学重大工程高端科技创新智库
  瞄准岩石力学国际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跟踪国内外岩石力学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并提出我国岩石力学前沿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为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咨询。

  2. 建立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原创理论与重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整合国家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优势科研力量,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等科技攻关项目,组织推动一批"从0到1"的原创基础理论突破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整体科研水平,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3. 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体制创新的策源地
  通过联合体搭建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间的沟通交流、协同创新平台,创建有机互动、协同高效、资源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形成共谋发展、联合攻关、协同改革的稳定体系,打破国家重点实验室间人才资源和体制机制壁垒,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体制创新提供新引擎。

  4. 打造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调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多方科技创新力量,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协调联合体内部各成员任务分工,凝聚科技攻关合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探索形成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的有效模式,形成岩石力学领域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5. 建立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工程服务平台
  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筹办雅林论坛等技术交流平台,以信息化的方式搭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单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交流,深入国家重大工程一线,协调组织科技成果的现场试验与示范应用,加速推广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科技成果,搭建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与行业领先科研成果的对接桥梁。

  (三)建设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做好科技咨询、成果评价及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1. 提升学会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
  充分发挥学会在科技评价中权威作用,依托学会科技智库,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咨询、成果评价。截止10月底,组织开展"乌东德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大跨隧道高预应力开挖补偿理论与关键技术"等科技成果评价及科技咨询活动,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开展科技成果评估36项。

  2. 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召开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主任委员工作会议
  5月25日,在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召开了第一次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向与会委员汇报了第一批到第五批共计76项已立项的团体标准评审进度。委员一致认为,岩标委开展的标准评审工作非常有意义,在内容审查、技术审查、流程审查方面的严谨度、完成度和时效性都很高。会议决定对第一、二、三批立项的标准进行清查,其中未开展大纲编写的标准将中止相关审批工作,时限为6个月;如确有需要可以重新申报立项。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标准审批特别是发布工作稍有滞后。会议决定将于近期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严格依照学会颁布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落实严把"三关"相关工作要求,提高审批效率,继续发扬标准化工作"短平快"的特点,服务科技进步,促进发展科技原创力。岩标委将召开"团体标准应用评价会",对已发布的26项标准进行跟踪调研,开展应用效果评价,对成效显著的标准加强宣贯工作。进一步发挥地方学会和分支机构职能,针对立项可行性、必要性、创新性进行把关,加强推荐意见权重。
  会议还商讨了秘书长岗位变更事宜,与会委员一致同意并通过免去徐速超岩标委秘书长职务,任命郭妍为岩标委秘书长职务的决议。

  3. 有序组织,严格把关,高质量完成团体标准评审、报批工作
  根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把好立项关、管控过程关、紧盯报批关"的工作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序组织,严格把关,高质量完成团体标准评审、报批工作,2022年度组织团标评审会三十余次,何满潮院士、冯夏庭院士、陈湘生院士、朱合华院士等5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评审,正式发布《岩石流变试验规程》等5项团体标准,另有6项团体标准待发布。
2022年正式发布团体标准名录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主编单位

T/CSRME-019

《岩石流变试验规程》

邬爱清

长江委长江科学院

T/CSRME-023

《岩石及结构面剪切试验规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T/CSRME-024

《岩石锚杆室内拉拔试验规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T/CSRME 025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技术规程》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

T/CSRME 026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估方法》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


2022-2023年待批准发布团体标准名录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主编单位

T/CSRME 027

《盐穴储气库对接联通井造腔技术指南》

杨春和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

T/CSRME 028

《地下水封洞库岩土工程设计指南》

王者超

东北大学

T/CSRME-029

《城市深部地下空间施工环境控制技术指南》

林作忠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

T/CSRME-020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现场模型试验技术规程》

朱杰兵

长江委长江科学院

T/CSRME-021

《岩石隧道工程信息模型第2部分:地质数据标准》

李晓军

同济大学

T/CSRME-022

《岩石隧道工程信息模型第3部分:结构数据标准》

李晓军

同济大学


七、健全科普工作体系,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落实见效的关键之年。学会科普工作要突出科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抓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主线,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和学会各层面科普组织动员体系,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健全科普工作体系

  依据九届理事会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制订2022年科普工作计划,并设立工作组,落实科普工作实施;筹备科普工作委员会,在分管科普工作的副理事长杜时贵教授的倡导和组织下,召开了2次科普工作委员会筹备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筹)依托单位三峡大学已于9月底完成筹备工作,相关文件已提交秘书处,并于10月25日通过了学会组织的专家评议会。

  (二)突出科普工作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

  1.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根据《中国科协等18部门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22〕29号)文件的要求,号召学会二级机构、地方学会和科普基地在9月15-21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科普日活动,本年度科普日主题是"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学会"巴东野外试验场"、"蛇蟠岛、"、"遂昌金矿"等科普教育基地响应学会号召,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普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2.学习贯彻中国科协科普工作文件精神,主抓落实

  向学会二级机构、地方学会、科普基地和科普团队及时传达学习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2022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协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统领科普工作思想和重点,把中国科协文件精神贯穿落实到科普工作实践中。

  3.召开2022年科普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8月1日,在浙江绍兴,在副理事长杜时贵教授的倡导下,学会科技科普部组织,召开了2022年科普工作会议,与地方学会、科普基地和科普团队全面交流了科普工作,交流讨论了科普工作的重点,部署了相关工作,并对今后科普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

  4.积极参与中国科协"典赞·2022科普中国"。
  助力中国科协"典赞推荐活动,推荐唐春安教授及熊承仁教授为科研科普人物,推荐张洁、唐春安科普图书和李彦龙的"可燃冰"为年度科普作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搭建广阔平台。

  (三)广泛开展示范性科普活动

  1.开展2场院士科普系列讲座
  2022年7月8日山西吕梁院士科普讲座--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做了题为《材料革命与工程革命》的科普报告,现场听取讲座的包括全国学会的代表、地方领导和相关单位人员百余人。
  2022年8月1日,浙江绍兴院士科普讲座--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伍法权教授做科普报告"工程地质与国家建设",学会科普基地、团队和秘书处人员、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及绍兴文理学会教师学生代表50余人线下听取了科普报告,线上人数达3万2千多人次。

  2.在重要节点开展全国联动科普活动
  在学会广泛宣传、重点组织下,在"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并依托中国科协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开展科普讲座、科普进中小学校园、科普宣教与培训及实地考察等多层面、广泛的群众性的主题科普活动。

  3.组织科普摄影赛,弘扬科学精神
  继2020年首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摄影赛成功举办后,学会今年又开展了第二届科普摄影赛活动,活动以"赞扬时代楷模、崇尚科技创新、记录科学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为主题,旨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本届共收到18位参赛者的44组(106幅)作品。通过公众投票评出人气作品3个,经评委会审定,评选出最佳作品1个,优秀作品5个,入围作品10个;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获得组织奖。

  4.组织开展"科普沙龙"与"科幻沙龙"活动
  经科技科普部组织,学会矿山采动损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申报成功"矿山生态修复"为主题的科普沙龙1项;协助学会唐春安教授申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2年度沙龙1项,主题为:"科幻创作、科学理论与科学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建立科普教育基地,深入推进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1.新成立1个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刚要行动计划,推动地方经济和科普工作的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于7月8日在"科创中国"煤炭地质产学融合会议上举行。学会科普基地必将为柳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推荐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月2日,中国科协官网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科协发普字〔2022〕12号),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推荐,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五)推动科普原创作品

  学会推荐3本原创科普图书到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原创计划:

  1.《蛇蟠岛野人洞景区的科普百问》,科普出版社,杨俊建等(蛇蟠岛科普教育基地);

  2.《不确定性世界漫游指南风险系列科普丛书》,同济大学出版社,张洁;

  3.《古火山秘境-神仙居》,地质出版社,李丽慧等

  (六)科普信息化、数字化工作进一步提升

  1.学会官网下设科学普及专栏和组织宣传专栏。
  科学普及专栏设置了科普活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科普大讲堂、科普教育基地等栏目,从以上各方面宣传科普活动;组织宣传专栏下科学家精神频道内设科学家精神及礼赞·科学家精神板块。

  2.学会下设两个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宣传。
  学会微信公众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内容包括:传达科协文件精神,报道科普活动,宣传重要科普节点,科普讲座等;学会科普微信公众号-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内容包括:宣传重要科普节点,科普基地文章,科普讲座,科学家精神科,科普活动等。
  2021年11月,入驻科普中国账号,中国科协科学传播榜是科协通过大数据抓取,前20名入榜。2022年以来,持续保持在中国科协科学传播榜上有名,保持在平均8-10名左右。
  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学会科技科普部在"健全科普工作体系,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组织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科普宣传效果,2022年以来,在信息化方面加强管理和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后将进一步提升公众科普服务能力,为健全科普工作体系,服务公众科学素质做好相关工作。

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一)搭建国际化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化水平。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精品会议品牌建设。凝聚全球共识,深化开放合作,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会议平台,进一步提升学术会议强化跨界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化水平,开创岩石力学与工程事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1.组织CHINAROCK2022国际会议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的履职能力,积极申办国际组织会议,推进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路径。学会与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共同主办CHINAROCK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大会主题为"能源强国与岩石力学"。CHINAROCK2022将以"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为方向,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履职能力。邀请ISRM、ICGdR和ARMA相关领域专家参加此次会议,举办此次会议有助于提升我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2.申办2027年16thISRMCongress
  学会在2021年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年会的主席团会议、理事会上(线上会议)作ISRM2027大会申办报告后,在2022年3月成立了ISRM2027申办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学会国际背景的3+1领导班子成员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国家小组副主席、秘书长;国家小组各国际专委会主席、秘书长。工作委员会制定了争取选票方案,将责任落实个人,积极联系各主席团成员、国家小组成员、每隔二周召开一次推进工作会议,通过学会英文简报CSRMENewsletter、电子邮件、国际快递等形式宣传申办支持海报、手册及视频,共计组织12次申办工作会议。10月16日在巴拉圭举行的ISRM2022年度理事会上何满潮院士代表中国国家小组做ISRM2027大会申办报告。

  (二)建立中美岩石力学学会主席热线,积极开展并不断深化中美双边合作与交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开拓对外工作新局面,深化双边合作内涵,拓展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2021年10月,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与美国岩石力学学会主席GangHan博士举行会谈,就目前中美两个学会之间可能展开的合作进行讨论,形成了以下合作共识:(1)利用中美两国优势条件,双方学会精诚合作办好岩石力学刊物。(2)中美岩石力学学会针对复杂疑难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与合作。(3)中美两方学会创造优惠条件,办好双方国际性品牌学术会议:CHINAROCK和ARMARockMechanicsSymposium。(4)设立中美岩石力学学会主席热线,不定期地就双方关切的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2021年11月30日举行首次会谈,双方研讨了在学术会议、期刊建设、岩石力学理论与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与交流。2022年1月30日举行第2次会谈,双方研讨了合作办刊以及共同发起"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2022年10月22日举行第3次会谈,双方就CHINAROCK2022及ARMA亚特兰大年会相关合作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国际岩石力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设立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中国秘书处,深度参与国际组织治理

  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简称ICGdR)成立于2013年,在日本岛根县松江市注册,是一个环境地质灾害领域的非政府、非营利性国际学术组织。致力于全球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安全和保障做出了贡献。ICGdR成立至今,已发展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61个理事单位。主要活动包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组织筹办,地质灾害与减灾培训课程的创办,以及国际期刊GeoenvironmentalDisasters的编辑出版。从2003年起,ICGdR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学术年会。1月13日,ICGdR主席汪发武院士一行到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处举行交流座谈,会后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达成决议:ICGdR将继续与学会保持全面的合作和交流,并在学会设立ICGdR中国秘书处,主要负责推进ICGdR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组织发起"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会加强了与ICGdR的交流与合作,联合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10个国家共同发起了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CorrelationResearchProgramofCross-FaultMeasurementforEarthquakePrediction)。

  4月1日,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代表我国学者在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2022年度第一次理事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重大科学计划倡议,该国际对比研究计划拟在遵循"四统一"的原则下(统一的测量内容、统一的测量方法、统一的测量标准和统一的测量装备),对全球主要地震带活动性断层开展跨断层牛顿力等变量的监测,经过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十个国家56名专家的严格论证,于4月1日正式通过,成为ICGdR立项的首个国际对比研究计划。6月18日,ICGdR召开了全体会员会议,何满潮院士代表专家组汇报了最新进展,经过表决,何满潮院士被任命为ICGdR的专家组组长。7月25日,召开了国际对比计划的专家组会议,专家组由来自10个国家的19位专家组成,经专家审议通过了6项项目的申请。

  (五)持续加强国际组织联络与履职能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2022年度,学会持续加强与ISRM、ICGdR等已有长期密切合作关系的各国际组织的联络、履职与后备人才培养,不断深化和增强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履职能力和国际影响力。2022年7月,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成功当选ICGdR副主席。2022年度ISRM中国会员人数持续攀升至2711,继续保持ISRM第一大会员国地位。在国际奖项推荐方面,共向ISRM推荐1名ISRMMullerAward候选人,推荐3名ISRMRochaMedalAward候选人,其中1人获得ISRM2023RochaMedalAward。2022年获批了中国科协国际组织竞选竞聘及履职项目和国际组织会费项目,完成2021年国际组织综合项目及青年项目结题报告。

九、完善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一)强化组织建设,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加强学会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学会管理模式。

  1.修订规章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管理的文件精神,加强学会自身建设,规范学会内部治理,建立完善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充满活力的现代社会组织。根据中国科协有关社会团体的相关规定,结合学会工作实际,修订完善学会规章制度汇编的各项条例和办法。
  2022年,为进一步落实以一流期刊建设打造人才高地,以繁荣学术交流支撑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促进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期刊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根据学会章程、《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3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会主办期刊工作管理办法》。为规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办法》(国科奖字〔2020〕10号)文件制定《学会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办法》。

  2.加强档案管理
  试行《学会档案管理办法》,梳理学会的基本档案,纸质版共10余盒,电子档案以各部门业务事项为单位分类整理,存盘管理。秘书处工作人员加强关于档案管理的培训学习,确保档案管理责任化,下一步要强化监督机制突出档案管理制度化,并不定时对档案室的档案进行抽查,形成档案管理自觉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3.服务决策层,秘书处工作规范化
  协助组织常务理事会2次、党委会4次、"3+1"领导班子工作会议2次,党工委工作会议14次,秘书处工作例会7次、全国秘书长会2次以及学会业务工作会议50余次;完成会议纪要50余编并汇编成册。中国科协收文52份,其中需传达各部门处理的有112份,协助完成岩党字发文10篇、岩学字发文140余篇、岩函字发文23篇。

  (二)加强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工作

  1.走访分支机构,调研座谈,加强沟通联系,互促进,共进步
  学会有45个分支机构,20个地方学会,10家支撑单位和765家团体会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结合疫情形势,走访调研以京区为主的4家相关单位,4月18日,与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交流座谈;7月27日,结合中国科协分论坛会议安排,参观考察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湖南宏禹集团和支撑单位宏大爆破集团,10月19日,赴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交流研讨。

  2.加强分支机构培训学习,组织分支机构考核,以评促建,提高分支机构治理能力。
  为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分支机构提升服务能力,1月16日,组织召开2021年度分支机构考核视频会议;1月17日,评分统计、汇编汇报PPT材料;1月26日,党工委会审议考核结果;1月28日-2月8,考核结果公示;3月3日,党委会审议公示结果;3月初,对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红层工程分会、工程实例专业委员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等前10家优秀分支机构进行表彰。

  3.做好分支机构成立申报审批工作,严把材料申报质量,严格审批程序。
  学会党委高度重视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工作,多次组织党委会(党工委会)审议相关事项,制定学会分支机构建立原则及目标,指导并加强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工作。
  今年收到15个新申请分支机构申报材料,其中6个在筹分支机构比较成熟,10月25日组织召开专家评议会,学会副理事长杨春和院士带领7位评审专家组对新申请分支机构进行评议。
  2022年,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和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矿山采动损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召开成立大会,今年拟召开成立大会的分支机构还有4家,拟召开换届会议的分支机构还有4家,正在逐步推进。

  4.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荣获中国科协2022年度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资助
  为加快培育一批组织规范、运行有序、引领显著、实力强劲的全国学会分支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学会分支机构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组织实施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并发布《关于申报2022年度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的通知》(科协创函会字〔2022〕67号)。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通过积极申报、学会内部评审、第三方资格审查、科协系统专家评议、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层层筛选,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

  (三)落实秘书处工作人员专职化聘任,建设高效率、专业化、年轻化秘书处

  加强秘书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优化职能配置,强化内部激励机制,1月18日,学会秘书处在京召开了2021年度工作考核会议。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本次会议是规范秘书处工作人员管理,发现和激励优秀人才,提高秘书处工作效率,完善队伍建设的有力实践,对于学会秘书处职业化改革和进一步提高学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月28日,考核结果在官网公示,3月11日,官网发布表彰年度优秀工作者的公告。
  为落实秘书处工作人员专职化聘任,建设高效率、专业化、年轻化秘书处,秘书处人员积极参加科协、民政部及相关单位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本年度参加培训共计7场50人次。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根据《中国科协"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方案》《中国科协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经中国科协书记处会议研究同意,在部分全国学会开展全国学会专职人员水平评价工作试点。全国学会专职人员水平评价是围绕学会工作业绩,对全国学会专职人员综合工作能力水平开展的评价活动。我学会积极申报,是4家试点学会之一,秘书处工作人员踊跃报名,本次共有8人申请参加水平评价,其中4人申请高级、3人申请中级、1人申请初级。

  (四)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

  为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建立14个网站。经过宣传、推广和联络,目前已经有9家网站已经建成,6家网站正在筹备设计中。通过站群系统可以为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建立独立的网站,为学会建立专题网站。还可以自己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和修改,方便、快捷。作为试点学会,承接中国科协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任务。

2023年度工作部署

  (一)坚持正确方向,党建强会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科技共同体特点的党建新模式,巩固"全覆盖"成果,实施分支机构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化"党建强会"计划,建设具有学会特点和科技特色的党建教育基地,以党建引领学会创新发展。

  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宣讲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战略方针,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科技强国伟业。

  3.大力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教育宣传基地,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

  4.加强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育和举荐,深化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5.坚守科技共同体价值立场,切实履行诚信自律责任,建立科技工作者学术信用记录,提倡负责任的研究,维护科技伦理规范,对学术歧视、学术不端行为敢于发声、勇于亮剑,营造公开透明、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维护学术界共同利益。

  (二)坚守创新创造,学术立会

  1.聚力打造一流学术期刊,探索期刊集群化发展,吸引更多原创成果首发。

  2.进一步打造CHINAROCK国际化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创新人才参与,促进中外科技英才同台竞技,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3.组织开展学科研究报告,构建引领未来的学术前瞻研判体系,完善基于科技共同体战略共识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凝练机制,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4.引导科技工作者潜心基础性研究、聚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5.继续做好科技咨询、成果评价、标准制定工作。以团体标准研制为重要抓手,强化市场应用导向,促进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同和转化。

  6.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高层次、专业化新型智库,形成高质量智库报告,深度服务科学决策。

  7.面向公众开展本领域特色科普活动,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深化科普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普队伍、阵地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积极开展科学辟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践行科技为民服务。

  (三)拓展战略链接,开放兴会

  1.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进一步建设好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深入实施"高科技精准帮扶行动计划",提供优质专业服务。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话语权。建立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等对口国际组织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我国科学家到国际组织任职,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打造国际竞争优势。

  3.积极发展外籍会员,吸纳一批知华友华外籍科学家深度参与学会发展。

  (四)提升治理效能,依章治会

  1.坚守会员服务是学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树立科技发展与有效治理同等重要的观念,聚焦创新发展内涵和科技工作者核心需求,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强化发展动能。

  2.持续扩大会员规模,强化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吸纳和联系服务,建立联系广泛、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机制,不断激发学会内生动力。

  3.不断完善依章治会、民主办会机制,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

  4.建设高效率、专业化学会办事机构,继续落实学会秘书长和秘书处工作人员专职化聘任。

  5.推进"智慧学会"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设有情感温度的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年,在学会党委的统领下,在学会"3+1"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全体理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会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此,谨向各位理事和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会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精准落实学会各项工作。第一,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开展好党的二十大代表进学会系列活动。第二,要积极推进学会各项科技创新工作,评好科技奖,坚持原始创新不动摇。第三,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探索学术年会和高端论坛的双线会议新模式,既要积极落实国家防控防疫政策,又要做好学术交流工作,坚持两个维度的改革,广度上,办好国际化、规模化、三位一体化的学术年会;深度上,办好专题型、深入型、创新型高端论坛。第四,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落实中美岩石学会主席热线;做好ISRM国际专委会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专委会作用;办好ICGDR工作平台。第五,建立学会战略性科技创新力量,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办好"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会将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引领广大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