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Hudson教授专题-追忆John Hudson教授 --学高为人师 “言和”为人范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8日
浏览数:14941
赵志宏
清华大学
自2014年回国工作后,就再未与JohnHudson教授见面,关于他的消息也越来越少。曾多次询问我的导师井兰如教授关于"老哈"(井兰如教授和Hudson教授是老朋友,井老师私下常称Hudson教授为"老哈")的消息,井老师也说老哈已从岩石力学圈儿隐退,安享晚年了。没成想在农历猪年刚过,得知Hudson教授去世的消息,唏嘘不已,甚是遗憾!
我曾于2008年至2011年读博期间,参与了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Hudson教授时任该项目主席,我的博士导师井兰如教授担任该项目秘书长,副导师IvarsNeretineks教授担任该项目顾问专家。DECOVALEX是国际岩石力学领域的大型合作项目,参与国家众多,自1992年运行至今,一直推动着裂隙岩体多场耦合试验技术与数值模拟方法的快速发展。我有幸参与其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更是从诸多学术大师身上学到了为学做人的道理。DECOVALEX项目的特点之一是每半年召开一次项目组内部workshop,基本由各国的科研团队轮流在各自国家举办,那段时间每半年就有一次国外参会机会,项目成员之间自然也就熟络起来,并成为好朋友。借此机会,记下Hudson教授对我指导与帮助,是为对Hudson教授的感恩和缅怀!
最早一次聆听Hudson教授的学术报告是2006年,Hudson教授等多位岩石力学著名学者到北京科技大学讲学,可是我当时初入科研大门,还是"懵懂少年"一枚,Hudson教授的报告没怎么听明白,但对他的满头银发和白胡子倒是印象深刻。2009年4月,博士入学半年后在韩国参加DECOVALEX项目workshop,第一次在Hudson教授等专家面前汇报研究进展,非常紧张,报告效果很差。Hudson教授等也专家也看出了我的紧张,并未在我汇报后直接发问,而是把相关的意见反馈给我的导师,并鼓励我继续努力。等到DECOVALEX项目结题时,我也很荣幸能够牵头撰写专题合作文章,算是圆满结题。2010年在瑞士EPFL参加EUROCK会议期间,我和夫人一起参会,会议茶歇期间,正好和Hudson夫妇迎面路过,留下了下面两张珍贵的合影。
我博士毕业后,曾是谋求香港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我曾于2006年至2008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做过两年的研究助理,知道在香港申请教职的难度,故很不自信。为了给自己壮胆,我联系Hudson教授想请他帮我写推荐信,Hudson教授很爽快地答应了,并提到他是港大的荣誉教授,祝我成功。虽然在Hudson教授的举荐下,我拿到了港大面试的机会,但还是因为水平有限,没能拿到教职,但我还是收获了自信。
往事随风飘!Hudson教授成果卓著,为人平和,风趣幽默,他的学术成就让我们后辈佩服不已,而他对我们年轻学者的点滴关心更是我们学术道路的盏盏明灯,祝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致谢:感谢井兰如教授对本文的支持!